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聂晶 李昊阳)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积极响应江苏省卫健委号召,先后选派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马恒诚前往陕西省洛南县医院进行定点帮扶,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明景、普外科主治医师陈欣、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朱文杰三位医生前往陕西省勉县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寅前往新疆特克斯县江宁人民医院进行定点帮扶工作。
陈欣:仁心施术,践行医者使命
普外科医生陈欣在刚刚到达陕西勉县的第二天就遇到一位腹痛剧烈前来就医的患者。这名患者是本地山区的一名贫困户,患者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腹部CT显示有胃肠道的穿孔。
陈欣仔细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术前准备,开始为患者紧急手术。对于手术的方式,陈欣采用了在逸夫医院常规采用的腹腔镜技术,进行胃穿孔修补和腹腔的冲洗。然而在勉县医院,当地普外科医生虽然有腹腔镜手术的功底,但因微创手术理念的问题,再加上当地患者主观认为腹腔镜手术费用高等原因,很多考虑胃穿孔的病人仍然采用开腹手术。陈欣采用的腹腔镜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不仅手术时长缩短,伤口也相对更小、恢复更快、手术费用也更低。
借助这样的病例,陈欣进一步在当地医院开展教学,深入讲解微创手术理念和外科常见疾病的鉴别与治疗方法,帮助对口帮扶医院普外科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马恒诚:因地制宜,示范带教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洛南县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挂职)马恒诚在到达陕西省洛南县医院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他首先对县医院口腔科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紧接着制定帮扶计划、对照计划找差距,向当地医院领导提出一些口腔科发展的建议,并开展口腔院感知识培训工作,临床操作示范带教工作,组织科室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并带教当地医生实行牙嵌体冠技术,完成洛南县医院第一例嵌体。
通过一段时间的帮扶,马恒诚深刻感受到帮扶目的不是在当地多看几个病人,而是通过“师带徒”形式,将口腔科诊疗规范、临床科研思路、临床自学方式、科室管理理念等传授给当地医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张寅:从诊疗到护理,填补技术空白
张寅抵达新疆特克斯县江宁人民医院后,先后主刀完成多例手术,挽救多名神经危重症患者性命,填补了特克斯县江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及部分危重症治疗的技术空白。
由于特克斯县江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对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管理陌生,张寅每天至少四次前往ICU查房,为科室成员指导神经外科危重症围手术期管理要点,让当地医护人员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有更规范的认识和操作。
吴明景:精诚执业,诊疗科普两手抓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明景进入对口帮扶工作后,依据呼吸科主要病种进行教学查房和科室讲座,及时调整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方案,开展针对慢阻肺患者的义诊,为患者免费提供肺功能检查以及健康知识宣教。
吴明景告诉记者,当地医院条件设施不差,但缺乏有经验的医生,有的科室甚至没有专职医生。对此,吴明景依据科室现有检查和治疗手段,对当地肺癌患者进行专项科普知识讲座,尽最大可能给当地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朱文杰:发挥专长,服务患者
神经内科医生朱文杰帮扶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处理脑血管病情复杂(尤其是诊断不明)的患者及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带教实习或轮转医师,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指导;定期以讲座、业务学习等形式对科室医师进行培训;参加医院或科室组织的义诊活动。
第16个“世界卒中日”当天,朱文杰积极参与勉县医院神经内科团队举办的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及义诊活动。他发现,由于当地患者以老年人群居多,且体检意识淡薄,所以很多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并不了解。朱文杰不仅向他们解释病情,同时多次向居民们科普健康的生活方式。
记者了解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援疆、援陕的医务工作者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门诊和带教查房、手术示范、专题讲座等方式推动受援地医疗服务水平发展,谱写帮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