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出“奇迹”!脑出血重症患者1个月后“走出”病房
2021-11-02 12:44: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彭丽君 何雨田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彭丽君 何雨田)“没想到我进院的时候神志不清的,出院的时候都能走了,太感谢你们康复团队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治疗,近日,家住连云港的迟先生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重症康复病区顺利出院,看着眼前正常人一样的迟先生,谁也想不到,一个多月前的他,竟是一名无法言语、不能自主行动且意识不清的脑出血重症患者。

“祸不单行”:两月内冠心病、脑出血接连“找上门”

现年55岁的迟先生平时身体自觉健朗,除了家族遗传的血压高,从来不烟不酒,也很少吃药打针。然而,今年7月,迟先生在工作时突发胸痛不适,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均有堵塞病变,医生当即为其放置了5枚支架,术后胸痛缓解,但稍微活动便觉劳累不适。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8日,迟先生熬夜打牌后感到头晕头疼、行走不稳,左侧上下肢逐渐无法自主活动,当地医院确诊为右侧基底节脑出血,8月22日,迟先生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气管切开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鼻饲进食,后又并发了肺部感染,经积极抢救治疗,9月初迟先生逐渐恢复意识。

接连的病痛使得迟先生的身体一蹶不振,精神萎靡、和家属无法沟通、痰多但不能自己咳出、吃饭只能靠鼻饲营养、不能独立坐站、左侧肢体仅可见少许自主活动、大小便均不能正常排出。“命是保住了,可整个人废了啊,这可怎么办呢?”迟先生爱人很是迷茫。经病友介绍,9月16日,迟先生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康复科,踏上了康复的旅程。

个体化综合康复:多专业组康复团队“对症下药”

入院后第一天夜里,迟先生躁动,不顾家属阻拦拔掉了鼻胃管,白天精神萎靡不振,各种康复治疗均不能配合,经重症康复科主任陆晓主任医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后,迟先生逐渐配合康复,但此时他还需持续吸氧,只能在床上、床边进行康复训练。

陆主任带领管床医生、主管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组成的康复治疗团队,详细评估其功能情况,制定运动疗法、心肺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吞咽治疗、理疗相结合的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患者2个月前冠状动脉才放过支架,脑出血发生之前就存在心肺耐力下降,目前最重要的是强化心肺康复,腹式呼吸、呼吸控制、气道廓清等提高患者摄氧能力和心肺耐力,肢体功能训练强度依照病人耐受能力来制定。”陆主任说。

随着治疗的循序渐进,到9月24日,迟先生已能持续不吸氧6-8小时而无不适症状;9月30日,迟先生自己能从气切套管处咳痰,大小便都能自己解,且能独坐、独站,在物理治疗师少量辅助下迈步,也是在这一天,心肺物理治疗师为其佩戴了说话瓣膜,白天尝试不吸氧,“我能说话了!”迟先生很是激动。10月13日,简易肺功能评定提示,迟先生肺通气功能已恢复正常,在管床医生、言语治疗师的配合下,迟先生终于拔除了鼻胃管,可以自主吃饭了,此时,他也已经可以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上下楼梯,“我能自由活动了,太好了!”迟先生说,此时,距离他发病后偏瘫,还不到一个月。

开具“运动处方”:让患者把康复带回家

“虽然我可以走了,但稍微活动多一些,就会觉得很累,气喘吁吁”,迟先生表示。对此,陆晓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迟先生这种情况比较常见,“虽然肌肉力量恢复了,但肌肉耐力还没恢复,而且迟先生有冠心病,心肺耐力下降也限制了他的活动强度和活动时间,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近日,在迟先生出院前,陆主任团队给迟先生制定了有氧运动处方,让迟先生回家后按照处方继续进行运动训练,以便在安全前提下提高迟先生心肺耐力水平。“运动处方和药物处方一样,都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的,药物处方让患者回家吃药,以缓解或稳定疾病;运动处方让患者回家运动,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陆主任说。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运动与康复医学中心之一。目前设有心脏康复中心、呼吸康复中心、脑康复中心、脊柱脊髓康复中心、肿瘤康复中心、女性康复中心和儿童康复中心七大亚中心,已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多学科高级专家组为依托的多学科团队合作诊疗模式。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