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朱晨 鲁璟 赵馨 摄影 侯雨萌)2021年10月25日上午,由江苏省卫健委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中华预防医学会提供学术支持的“2021年江苏省慢病健康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线下培训班第二期开班仪式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顺利举行。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等对健康影响逐步显现,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目前导致我省居民死亡的前五位癌症依次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这些严重危害着我省居民的健康,也带来沉重社会负担。
“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死亡率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加大癌症防治力度势在必行。”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介绍,肿瘤发病的特点就是早期无声无息,一旦出现明确的系统症状,往往已是中晚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策略已经被公认为是癌症防治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需要提高全社会对癌症早筛早治的意识,同时培训基层早期筛查的骨干人才,加强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人才队伍培养,推广重点癌症筛查与早诊适宜技术,规范相关技术流程,提高各级医疗卫生人员癌症防治与健康管理水平。
据悉,来自全省13市各医疗机构、疾控单位从事癌症筛查早诊工作及江苏省健康管理联合体成员单位的217名参培人员在完成线上理论学习外,将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为期5天的实训,内容涵盖肿瘤筛查适宜技术、胃肠镜实操、常见肿瘤外科治疗进展分享、肿瘤影像案例分析、CPR培训及健康管理基地参观实践等多个方面。
本次培训邀请了众多肿瘤防治方面的知名专家,给参培人员带来了癌症筛查与早诊方面精彩纷呈的讲课。江苏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陆辉教授分享了甲状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到甲状腺首选B超检查,他指出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中国女性中增长迅速,根据数据显示,甲状腺结节中有7%到15%为恶性肿瘤。所以甲状腺结节的评估重点,主要是良恶性的评估。但发现甲状腺结节,不要过于焦虑,建议根据结节分类、临床表现等评估后进行定期或密切随访或进一步检查。
江苏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群教授介绍,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的精准筛查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如50-74岁有吸烟、肺部疾病、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张群指出,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测能高效地识别早期的肿瘤病变。同时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因此发现结节也切莫过于紧张,建议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随访或相应治疗。
记者了解到,此次线下培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组织学员深入江苏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BLS、ACLS培训基地、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江苏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银城康复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及康养示范社区等各健康管理和实践基地,深化理论学习成果。
江苏健康管理大数据融合创新中心副主任陈亚告诉记者,这是今年第二次举办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构建从社区医院、二级医院、普通三级医院到三级大医院这样的四级防癌体系,将关口前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规范的早癌筛查服务,提高癌症早筛意识,降低癌症死亡率。“未来我们将结合全民健康档案,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实现癌症高危人群以及已患病人群的分类识别,更好地服务广大老百姓,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陈亚说。
此次培训班,通过理论联合实践的方式,向基层医疗工作者传播癌症筛查和早诊的技术手段,让他们能够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江苏基层肿瘤防治水平,促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