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史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的苏楠老师和各位宝爸宝妈们分享一下1-3岁幼儿期的孩子是如何与人沟通的呢?
首先,1-2岁是孩子有意识语言的开始。1岁左右,孩子会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词汇。这时的语言表达是有限的词汇掺杂乱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爸爸妈妈会说“我听不懂宝宝在说些什么”。 这其实是正常现象,爸爸妈妈只需要仔细揣摩宝宝究竟想表达什么,然后用清晰的语言示范给宝宝听就可以了。
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长,孩子会开始用一个简单词汇去表达自我,比如生活中常见名词——家庭成员称谓、球、灯、花、车、水等,以及常见动词—走、来、切、吃、抱等。随着词汇量进一步增长,约1岁半时孩子会开始从单词阶段进入到双词短语阶段,典型表达有“妈妈抱,宝宝来,吃饼饼”。
2-3岁是孩子语法发展的开始,孩子会开始用语法组成句子。2岁左右的孩子能组织3-4个词长的短句子,如“妈妈吃面包/爸爸开汽车”等。2-3岁的孩子也会开始使用代名词,“你,我,他”来指代不同的人物,会开始使用简单的形容词丰富表达,如“大/小,干净/脏”等。
也有很多爸爸妈妈反映,这个月龄的宝宝好像一下子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喜欢指着很多东西问“这是什么”。其实简单的疑问句也是这个月龄孩子的典型语言表达。爸爸妈妈一定要积极回应宝宝。
如果说0-1岁是孩子语言发育进程中的播种阶段,那么1-3岁就是收获果实的阶段了。衷心祝愿各位爸爸妈妈在见证孩子语言发育的同时,能享受和孩子互动、沟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