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微科普丨夏至将至,养生要做到“三防”
2021-06-19 11:4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张鑫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张鑫)夏至将至,由此正式进入盛夏时节,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夏至前后,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环境中湿度大,人们易受暑邪、湿邪、寒邪侵犯而引发各种疾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封慧主治医师提醒,夏至前后要做到“三防”:防暑、防湿、防寒。

防暑

夏至前后,如当天气温较高,上午11点至下午15点这个时间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也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宽边遮阳帽、戴太阳镜、涂防晒霜等。衣服也尽量选用宽松浅色透气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此外,可准备充足的水、饮料或防暑降温的食品,如酸梅汁、绿豆汤或其他含电解质的功能性饮料。水果可食用西瓜、黄瓜、番茄等。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头痛、头晕、口渴、多汗、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等中暑症状时,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同时及时补充淡盐水,或服用十滴水、仁丹等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防湿

我们日常所说的湿气在中医里又称做湿邪,它是人体水液代谢异常的一种现象。根据来源不同,又可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和久居潮湿之地或者淋雨涉水有关。夏至前后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环境中的湿邪易侵犯人体引发疾病。内湿多和脾的功能相关。从中医角度来看,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如素体脾虚,或嗜食肥甘厚腻、生冷、甜腻食物,易损伤脾胃功能,易导致脾虚生湿。

然而,不管是外湿还是内湿,都有重浊、粘滞的特点。因此湿邪侵犯人体,人们会出现四肢困倦、头重如裹、腹胀痞闷、食欲不振、口腔粘腻、大便不成形或者粘腻不爽、舌苔厚腻等症状。

封慧主治医师介绍,可通过改善饮食方面来进行化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健脾化湿,可适当增加健脾食物摄入,如山药、莲子、白扁豆、薏米仁等,增强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二是利水渗湿,可适当增加的红豆、绿豆、冬瓜、玉米须等利水食物的摄入,通过利水来化湿。三是芳香燥湿,可适当增加些草果、扣仁、茴香、陈皮等芳香类食物摄入,这类食物大多偏燥,有芳香燥湿的作用。

除了饮食方面外,也可买一些祛湿剂挂在家中,空调定期选择除湿模式,从而降低空气湿度,避免环境中的湿邪侵犯人体。同时适当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运动,微微出汗,通过出汗来排湿。

防寒

避免过度食用冰镇食物。夏至前后,很多人贪食冷饮、冰镇西瓜等,但如果频繁地进食各种冷冻或者冰镇食品,会损伤脾胃功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便溏腹泻等症状。

避免冷水洗澡。夏至前后天气炎热,冷水洗澡让人觉得清凉舒爽,但夏天人们的毛孔处于开泄状态,洗冷水浴易使寒气侵入人体,损伤人体阳气。特别是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毛孔张开,这时候再洗冷水浴很容易受凉感冒。因此,即使夏季气温较高,仍建议温水洗澡。

避免夜卧贪凉。在夜间睡眠时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如果整夜开空调或者空调温度过低极易引起受凉,晨起易出现头晕头痛、鼻塞流涕、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夜间如需开空调,建议选择定时模式、且温度不可过低,空调温度设在26度左右为宜。且应用薄被盖住腹部,避免腹部受凉。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