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冯瑶)众所周知,人们在情绪发生波动时,容易肝阳上亢,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问题。然而,怒不仅伤“肝”还伤耳,临床上这些因情绪波动引起的伤耳病例比比皆是。
在3月3日世界听力日来临之际,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马华安提醒:注意耳保健,保护听力,避免残疾,提高生活质量,终生受益 。
因教育问题父子争执,结果老人突然“暴聋”
今年62岁的老王,日前送孙子上辅导班,觉得儿子帮孩子报的班太多,回来后和儿子发生争执。双方激烈争吵,先还能听到儿子的声音,突然儿子声音听不见了,以为出现幻觉,结果发现是右耳失聪。家人慌了,急忙送老王到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过听力检查,老王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属于典型的突发性耳聋。
现代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原因复杂,该病人有可能因年龄大了,情绪波动,血管痉挛、栓塞、血栓形成、血管受压、血管内狭窄、出血、血液凝固性增高、动脉血压波动以及其他血管障碍,缺氧而使螺旋器感觉结构发生变性。中医称之为“暴聋”,主要是发怒导致感失疏泄,郁而化火,循肝胆经脉上窜耳窍导致。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个疗程(7天)患者右耳渐渐恢复听力。虽然恢复了听力,老王自觉耳鸣,经过中药调理,目前症状明显改善。
重视耳健康,从现在做起
据专家介绍,目前全世界大约4.66亿人口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而三分之一以上的65岁老年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残疾性听力损失是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40分贝,儿童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损失超过30分贝。如何预防听力损害,保护听力健康?马华安主任指出,首先,要正确认识耳朵的结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主要有耳廓及外耳道组成,主要用来收集声波,传导声音至中耳,声波经过中耳的增压效应,在内耳由机械信号转换为神经电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通过一系列的信号分析,加工和处理,便产生了听觉。
在外中耳的传导、内耳的感音以及中枢皮层的处理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病变,都可能引起相应的听力损失。
1.外耳疾患:耳廓损伤及缺失、不良挖耳习惯可以引起外耳道损伤,导致发炎或出血,甚至损伤鼓膜,外耳道耵聍栓塞、霉菌性外耳道炎,均可引起外耳道传音作用的障碍,患者会有耳闷、听不清楚、闭气的感觉,部分患者还会有耳鸣。
2.中耳疾患:中耳炎、鼓膜穿孔、耳硬化症等等,可以引起中耳传音增压方面改变,引起听力损失,早期积极治疗中耳疾病,可以预防听力减退。
3.内耳疾患:各种噪音损伤、药物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及老年性耳聋以及听神经肿瘤,属于这一类别,主要是内耳感音、听神经传导通路疾患所致。
各种病因引起的听力损失,外中耳疾患多可通过治疗达到改善疾患,完全听力恢复的目的。然而对于内耳疾患,听力恢复相对困难,对于部分突发性耳聋,也往往只有三分之一患者,听力损失后可以完全恢复。
专家建议:保护听力应做好以下保健措施:
1.避免过度压力及劳累,尽量不熬夜,过度劳累及熬夜,往往会引起听力早期衰退,对心脏、血压亦有不良影响,生活及工作尽量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2.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现代社会难免各种状况影响心绪,但是尽可能不要暴怒狂喜,避免让情绪坐“过山车”,突发性耳聋中医亦称之为“暴聋”,其中一部分患者是在情绪波动后引起,一定要注意,避免肝火上炎、怒气伤身。
3.锻炼身体,适度运动。运动本身可以舒缓情绪压力,又可以改善睡眠,还能强身健体,减少感冒。江苏省中医院推出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方式,比较适合老年人及部分膝关节不良人群。亦选择步行、散步这样相对和缓的方式,年轻人最好选择跳舞、跳操、跑步、打球等能适度提高心率的有氧运动。
4.减少噪声的接触,包括酒吧、K歌等。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如果时间太长,音量太大,也是一种自我噪声暴露,尤其是在室外或者交通工具上,由于环境嘈杂,会不自觉提高音量,会增加对听力损伤的可能。如若喜欢佩戴耳机听音乐,尽量每次佩戴耳机不超过30分钟,声音不超过50分贝。
5.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减少掏耳,以免弄巧成拙损伤耳道或耳膜。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