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之道 至精至微|南京中医药大学汪悦:祛病疗伤济世丹心,德重杏林诲人不倦
2021-01-25 13: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童棹凡 孙骏  
1
听新闻

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们都说,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里有位风湿痹病“见”了都要躲的医生,那就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原院长、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汪悦。仁人、仁术是病人们对门诊里的汪悦的赞扬,仁德、敬业是同事们对办公室内的他的印象,而严谨、风趣是学生们对讲堂上的他的评价。

孜孜追求,成岐黄治病救人之衷

汪悦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对中医药就耳染目濡,在中药房里闻香识药材,对自然赠予人的“百草”良药和中医内涵尊敬有加。汪悦还常感受到好中医造福一方百姓的幸福感,看到其父亲、原全国名中医汪履秋返乡探亲时,前来求医的乡亲排成的队比平日医院里挂号的队伍还长。在长辈以仁心仁术对每一位病人的影响下,汪悦发自内心地爱上了中医,并立志成为像父亲那样医术精湛的仁医。

1978年,汪悦如愿考取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学习中,汪悦发现,中医讲究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理论和中学时学的数理化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对中医理论理解有时“不明白”,对中医的疗效也心存顾虑。“不明白,就一直学到明白为止。”汪悦不愿辜负自己最初的梦想,潜心学习,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础。

毕业后,汪悦就留在学校中医内科教研室任教,先后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各病区、科室轮转,并担任教研室的助教工作。1990年晋升为讲师、主治医师,开始给学生讲授中医内科学课程,同时在附属医院内科负责一个小组的日常诊疗。这期间,汪悦对风湿病的中医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其父的影响下,确定了自己的专业——中医风湿科。1995年任学校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1997年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2001年起任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2012年又兼任了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在工作中,汪悦肩担三责,不仅在临床有所建树,还在管理、教学方面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其位,谋其政。“既是医生,又是老师,我必须不负使命,精益求精”,汪悦说。

汪悦与导师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合影

潜心治学,解风湿病患痹痛之苦

作为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风湿免疫病多侵袭人体关节及其组织,每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并可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病人受苦良多。汪悦先后向国家名老中医汪履秋、全国名中医单兆伟和著名内科专家尤松鑫教授学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形成了独到的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治疗方法。

“风湿病多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主要病机是风寒湿热之邪阻络,其中,寒湿是主要病因。”汪悦认为,治疗风湿病多以温药为主,即便是风湿热痹也要在清热的同时配以温散之品,不可一味寒凉清热,以免湿遏不化。此外,温药也有利于经络的疏通。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免疫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有“不死的癌症”称号。汪悦提出,寒湿阻络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主要病机之一,他以朱丹溪治痹名方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基础,参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组方“痹痛灵”,并研制院内制剂“麻桂温痹制剂”,为广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减除病痛。

现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西医还未形成针对性的药品。“在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上,中医特色非常明显。”汪悦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的思路,自创麦冬地芍汤加减治疗,明显改善病人病痛症状。

趣味横生,引杏林学子悉心治学

“我很庆幸,能在临床奉献,也能站上讲台播撒知识的种子。”在课堂上,汪悦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把自己精心筛选的病例分享给学生,让后辈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记下知识要点或医学守则,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汪悦曾以一则病例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中药中有一味马钱子,是有一定毒性的,只能少量使用,医院以前曾有一个风湿痹痛丸,内含马钱子,要求该药每次服8粒,1天2次。一位病人打麻将,深夜回家才服药,没过三四个小时,早晨起床后他又服用了一次。因为服药间隔时间短,很快病人就感到舌头发麻,赶紧来医院处理。”仅一味马钱子,就让学生记住马钱子的毒性特性,又懂得了用药必须讲究剂量,还要谨记用药安全等行医规范。一堂小讲学,三则医道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又学到了很多。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汪悦培养了硕士86名,博士40名。可以说,他一向毫无保留地指导年轻医生和学生。

不仅如此,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16年的汪悦,作为学校中医学学科、专业主要负责人之一,为学科和专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中医是我非常热爱的职业,能为病人祛除病痛、为国家培养中医人才,是一件幸运之至的事。”

【名医名方】增液生津汤

“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采取措施改善症状。针对此病,汪悦向读者推荐“增液生津汤”。

组成:玄参15,麦冬15 g,生地黄15 g,石斛10 g,白芍15 g,杏仁10 g,银花10 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功效:养阴生津,润燥清热。

主治:干燥综合征阴虚燥热证。

方解:增液润燥汤由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白芍、银花、杏仁、生甘草等组成。方中重用玄参为君药,其味苦咸而性寒,清热养阴生津,启肾水以滋肺津。以麦冬、生地黄、石斛、为臣,生地黄其味甘而寒,清热滋阴,壮水生津;麦冬性味亦甘寒,滋肺增液,生津润燥;石斛味甘,性微寒,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三药与君药玄参相须相宜。白芍、银花、杏仁为佐,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滋阴养血,敛阴和营;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其味芳香而甘,无伤阴化燥之虞;杏仁性温味苦,宣降肺气,布津润燥。甘草为使,味甘性平,补益肺脾,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增液布津、润燥清热之功。

加减:口干欲饮者,加卢根、天花粉;眼干涩痛者加菊花、谷精草;关节痛甚者,加秦艽、郁金;低热者加青蒿、地骨皮;咳嗽有痰者加黄芩、橘红;下肢紫癜者加牡丹皮、紫草;大便燥结者桃仁、当归;大便溏泄者加炒白术、煨木香;白细胞降低者加地榆、黄芪。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孙骏

标签:江苏省名中医;汪悦
责编:孙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