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内多人被咬伤入院 专家提醒:夏季当心“毒物”出没
2020-08-05 17:4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孙茜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孙茜)盛夏烈日炎炎,天气闷热潮湿,此时正是各类毒虫、毒蛇频繁出没的时节。专家提醒,在户外草丛树木较多的地方活动时,要尤为警惕蛇虫咬伤,近半个月以来江苏省中医院急诊外科接连收治了20多例被毒蛇或毒虫咬伤的病例。

男子下田干活 不慎被毒蛇咬伤

“当时右脚就感觉一阵钻心的疼,这才发现被蛇咬了。我拔腿就往镇卫生院跑,没几步人就没劲了。”想起不久前与毒蛇的“亲密接触”,躺在急诊室病床上的周师傅仍然心有余悸。

据介绍,周师傅来自淮安马坝,昨天下午5点左右他赤脚在自家田里除草,无意间被毒蛇咬伤右踝关节,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卫生院。虽然路程不过半个小时,但周师傅的右脚眼见着肿胀跟馒头似的,疼痛难忍。医生为其进行简单的处理, 口服加外服季德胜蛇咬。由于当地没有抗蛇毒血清,周师傅当晚连夜包车赶到江苏省中医院。

“患者入院时右脚脚踝处有明显的蛇咬伤牙印,肿胀严重,疼痛、麻木,好在治疗及时,没有心慌胸闷、复视等症状。”急诊外科值班医生立即为其完善检查,注射抗蛇毒血清的同时,配合补液以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今天上午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恢复较好,目前周师傅生命体征平稳。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戴洪山提醒,蛇是冷血动物,夏天喜欢躲藏在阴凉处躲避高温,早晚活动频繁,市民外出时要注意避开砖瓦乱石堆、杂草灌木丛等危险地带。江苏地区活动的毒蛇主要以蝮蛇为主,蛇咬伤最重要的治疗是使用特异性的抗蛇毒血清,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一旦发生蛇咬伤,不要紧张,尽量保持镇静,不要过度地运动、奔跑,以免加快血液循坏,促进毒素吸收,加重中毒症状;第一时间尽可能对咬人的蛇拍照或录像,方便医生辨认种类;用止血带或者毛巾等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但时间不宜太长,半个小时放松一下,以防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肢体坏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近期毒虫活跃 野外活动最好穿长衣长裤

除了毒蛇,近期马蜂、蜈蚣等毒虫也分外活跃。这不,家住老山的9岁女孩彤彤昨天傍晚在家附近玩耍时,意外被蜈蚣咬伤。来江苏省中医院就诊时,孩子左脚伤口处又红又肿,不仅十分疼痛,还出现怕冷、胸闷的情况。好在后续检查显示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等正常,医生为其处理伤口的同时外涂解毒搽剂治疗。“坚持外敷两三天,伤口基本就好了。”

据了解,蜈蚣居五毒之首,毒液中含有类似蜂毒的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被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表现为剧烈疼痛、瘙痒,部分患者还有全身症状,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若被大蜈蚣咬伤,甚至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引起发热、昏迷等全身症状。因此一旦被咬伤,立即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然后冲洗后包扎,并立即送医救治。

“中医中药对于毒虫咬伤的治疗优势明显,省中医院的院内制剂解毒搽剂解毒止痒,除湿杀虫,用于治疗毒虫咬伤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局部有肿痛,还可以用刺络、拔罐、放血等中医外治法,为其消肿、止痛。”

戴洪山主任提醒,每年7月、8月、9月由于气温高、湿气重,正是蜈蚣、马蜂等毒虫活动的高峰期,在户外草丛树木等地活动时,要尤为当心。最好穿长袖上衣和长裤,避免穿凉鞋、拖鞋,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外清洁,定期清除居住环境周围的废物、垃圾等。

其他常见毒虫咬伤应对方法:

1、马蜂

应对方法:如果被马蜂蛰咬,如果有可见的毒刺,要想办法将其拔掉,可以用针或者镊子轻轻挑出。由于马蜂毒呈弱碱性,可以用食醋涂抹伤口,以中和碱性的蜂毒,记住不要做剧烈活动以免毒液快速扩散。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尤其是红肿疼痛很厉害,或者出现胸闷不适或者喉咙发痒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多个马蜂蜇伤,可能诱发严重的肾脏或心脏损伤,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2、隐翅虫

应对方法:治疗多为对症处理,内服抗组胺药,外搽解毒搽剂或糖皮质激素外用,有继发感染者用抗感染药。避免接触,如遇虫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拍死或压死它,而应把它弹走。夜间应关好纱窗,睡眠时放下纹帐,以免毒虫进入。

3、蜱虫

应对方法:市民可以涂抹驱蚊水,尽量避免在草地上坐卧。一但发现身上有蜱虫,千万不要硬拽,因为蜱虫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体内。可以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取出。如果没有完全取出,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取出。千万不要用手触摸,如发生高烧等症状,应该尽快就医。蜱虫咬伤后,可能会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仍需进一步观察治疗。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