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徐高峰 汪洋)近日,江苏省人社厅、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南京鼓楼医院中医科行政主任、主任中医师徐天舒等100名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称号。江苏省名中医是省内中医界最高荣誉,受表彰人员是行业医德医风楷模、学术医术精英,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南京鼓楼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3年,2007年被授予“全国首批综合医院中医工作示范单位”称号,目前为江苏省综合医院重点中医科。现有医师20人,其中主任中医师3名、副主任中医师6名,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2名、硕导3名;护理团队18人,其中主管护师5名;2014年该科姜华、徐天舒主任中医师,2019年万毅刚主任中医师被评为“南京市名中医”。中医科病区开放床位39张;门诊在门诊大楼5楼3区,日常开设中医内科、针灸科、推拿科门诊及中医针灸亚专科。同时,在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同步开设以上业务。
近年来,在医院领导的关心、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医院其他科室的帮助下,中医科坚持临床为先,科研、临床一体。该科强调必须要从临床角度去思考中药、针灸的机制和优势,只有大量临床实践,才能不断增强学术的判断力和敏感性,为深入开展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知识支撑。坚持古籍为基,消化、运用一体。该科运用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理论,针对外科术后病人及本科收治病人特点开展清热解毒、健脾益气原则治疗肿瘤术后患者,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观察到中药在预防肿瘤复发转移中产生作用。与医院药学部联合,加工制作以中医“增水行舟”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名家临床经验的院内制剂“通便丸”,逐步应用于临床并帮助到越来越多的病人。坚持针药结合,应用补肾健脾及疏肝清心法治疗老年病、神经精神疾病。该科是江苏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委会的主委单位,用“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理论指导临床,在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重度骨质疏松症、慢性肾脏病、躯体疾病伴有睡眠障碍或抑郁焦虑症状等常见病临床治疗中运用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技术,取得较好疗效。重视灸法。“针不所为,灸之所宜”,将传统艾灸方法改进为麦粒灸疗法,发挥其独特的对炎症及免疫的调节作用,应用于气虚证或气虚体质的各种疾病中。近8年,该科根据麦粒灸“小刺激、大反应、灸疮小”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慢性难治性疾病中,其中将麦粒灸运用到肿瘤的辅助治疗中,改善了病人疲乏症状和纳差症状,该技术先后获得了省市中医药科技奖。
鼓楼医院中医科主任徐天舒介绍,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中医院,病种多、病情复杂。目前该科设立了多个亚专科,开展的特色临床工作有: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与研究,联合该院外科团队进行肿瘤术后患者内服中药预防复发转移;②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③脑血管病的中医治疗与康复;④术后病人的康复,特别是与该院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团队合作开展的前列腺术后患者尿失禁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⑤与该院急诊中心合作开展急诊患者针灸早期干预的临床工作;⑥老年骨病的诊治、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等。同时,该科多名专科护士熟练掌握中医临床操作,包括中药熏蒸、耳压、任督药灸等操作。另外,该科还设立专门的中医研究室,配备专职研究人员,做好传承中医精华和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