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肺癌遇上慢阻肺,老爷子后悔40年来过的“神仙日子”
2020-05-29 10: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魏林玲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魏林玲)1989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之所以选择这个日期,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2020年的主题为: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南京市第二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孙思庆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他所遇到的很多患者的故事让人扼腕叹息。

不久前孙主任的专家门诊来了一位单位体检发现了肺结节的老爷子,孙主任拿起片子,发现右上肺有一个实性结节,大小约1.2cm,边缘毛糙见毛刺,这个结节首先要考虑肺癌了。孙主任又仔细看了肺部的其他部位,应该还没有转移,这个结节可以手术切除。但患者说,跑了几家医院了,诊断一样,但没有一家医院愿意给他手术。

孙主任表示,理论上说被怀疑为恶性的肺结节在病理分期一般属于肺癌的早期,如果这时候发现了,还是比较幸运的,现在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一般都可以做根治性手术的。如果是IA期病人,术后甚至都不需要做后续治疗,定期随访复查即可,10年生存率接近100%。别的医生说不能手术,一定另有原因。当孙主任看到CT片子上满肺的肺大疱和疱性肺气肿,知道为什么其他医院不敢给他做手术了,因为这个病人可能不能耐受手术。

孙主任与老爷子交流:“吸烟吧?”

“吸呀,尤其是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

“吸了多少年了,一天吸多少支烟?”

“刚刚工作就开始吸烟了,大概一天一包烟,平时和同事在一起,你来我往地相互敬烟,只多不少。”

孙主任介绍,这个病人有超过40年的烟龄,考虑他已经患上了慢阻肺。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简称,是发生在中老年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持续气流受限,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气喘气急,好像有只手卡住了脖子而导致的呼吸不畅,一般会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慢阻肺的发病和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吸烟,其他还有空气污染,接触有毒颗粒或气体等。得了慢阻肺后,病人的有效肺组织减少,肺功能下降,平时活动都要受到影响,更不要说手术了。

无独有偶,孙主任几天后又接诊了一位患者,67岁的男病人,七年前做过胃癌手术,手术开得很成功。可老爷子也有同样的爱好:吸烟。当天上午复查了胸部CT,左肺发现了一个肺结节,呈分叶状,周围有毛刺和胸膜牵拉,考虑为肿瘤,如果没有转移,还是有手术机会的。“但检查发现,患者满肺的疱性肺气肿,估计不能耐受手术了”,孙主任很无奈。

孙主任最后提醒,吸烟除了导致肺癌、慢阻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还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造成胎儿畸形,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孙主任希望年轻人能够远离烟草危害,烟民能够早日戒烟,否则当身体出现健康预警,就悔之晚矣。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