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疾控发布7月健康提醒
2024-07-04 10:33:00  来源:南京晨报  作者:王甜  
1
听新闻

7月上旬南京仍处于梅雨季节,整体温度较高,空气湿度大,蚊虫等病媒生物繁殖活跃,传染病传播风险加大。同时,随着暑期的到来,学生和家长纷纷外出旅游,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增加,可能进一步加剧传染病的传播。南京疾控提醒需重点关注百日咳、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霍乱、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英文缩写SFTS)等虫媒传染病以及洪涝灾害等健康主题。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咳嗽终末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回声为特征,病程常迁延2到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健康提示:

1.做好个人防护,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机会。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

2.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手段。建议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为适龄儿童接种百日咳疫苗,并按时完成加强针接种。

3.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和婴幼儿,出现持续性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应及时就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南京新冠疫情在较低水平波动,建议公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健康提示:

1.加强自我防护,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优先选择居家观察、对症服药,必要时及时就医。

霍 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播快,危害大,是我国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主要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源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排“米泔样便”,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夏季是霍乱的发病高峰期,需注意饮食安全,严加防范。

健康提示:

1.“把好一张口”,注意饮食安全,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生水未煮沸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2.在霍乱流行地区居住的人员,无疫苗接种禁忌证者可接种霍乱疫苗;到霍乱流行地区旅行和工作的人员,建议提前3周或4周接种霍乱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儿童传染病,4月至7月高发,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

健康提示:

1.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推荐6月龄至5岁的儿童尽早接种。

2.注意手部卫生,儿童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以及家长及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至少洗20秒。

3.做好清洁消毒,特别是对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对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消毒。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早发现,早就医:一旦婴幼儿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疼痛以及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疼痛,同时伴有面部、颈部和胸部的潮红,眼结膜充血。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通常会下降。登革热多见于夏秋季节,尤其是在东南亚和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疫情形势较为严峻。

健康提示:

1.清理家庭和周围环境中的积水,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等,以消除伊蚊的孳生地。定期清理雨水管道和排水沟,保持水流畅通。

2.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使用蚊虫驱避剂或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减少伊蚊叮咬的机会。

3.如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发热伴

发热伴是我国于2009年首先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本病主要经蜱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也可经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

健康提示:

1.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需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

2.定期清理环境卫生。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做好家居环境和饲养家畜身上蜱虫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3.科学应对蜱虫叮咬。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除了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还能导致饮用水污染、食品污染变质、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的问题,进而引发传染病疫情或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健康提示:

1.洪涝灾害预防阶段:洪涝灾害高发地区,应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汛期应急准备,关注气象预警预报,备好应急供给物资,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和随时撤离准备。

2.洪涝灾害发生阶段:受灾地区的群众做好个人健康风险防护,防止溺水、触电,防止蚊虫叮咬和野生动物咬伤,并做好化学品风险防护;注意环境卫生与消毒;注意饮水和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可能被洪水污染的食物,食物储存应放在高处,避免受潮。

3.洪涝灾害发生后:做好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及霉菌的处理,不食用任何霉变食物,修复破损防蚊设施;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标签:
责编:王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