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项目举办劳动竞赛推进仪式
2022-07-07 18:58: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7月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项目举行“扛旗争先树标杆,科技赋能铸精品”主题劳动竞赛推进仪式。南京市总工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中建装饰所属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及工人代表参加。

仪式上,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建筑工程处处长侯立勋为中建深装授予“劳动竞赛红榜单位”荣誉。随后,与会建设者进行“五比一建一确保”宣誓。“弘扬工匠精神,持续克难奋进,确保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鲁班奖’工程!”

仪式结束后,建设者们即刻奔赴施工一线,争分夺秒抢抓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当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时,中建深装的工程师们抓住机遇,以BIM技术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幕墙项目赋能。在项目建造之前,工程师们通过数字技术预先在计算机中模拟建立1:1数字化信息模型,仿真实体工程,寻找项目建造最优解。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可视化模型,使整个项目在设计、施工等各阶段都能够有效实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降低污染。

此外,项目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施工面积占比最大的开放式石材格栅不使用任何密封胶、结构胶。在施工过程中以“拼图”的方式100%采用装配式施工,所有的构件大到石材基层框架、面层石材,小到螺栓均在集中加工区预先组装完毕,运送至施工现场即可直接安装,极大地减少了常规安装中高空作业的部分,据计算,有效提升工效约20%。

在安全管控方面,项目党支部以安全党员先锋队为切入点,在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中发挥党员的争先作用。依托物联网技术建立云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引入吊篮风速测定仪,通过小程序记录风速历史记录、历史轨迹等,超过规定风力时即可发送警报至吊篮管理员处,形成“端+云+大数据”的吊篮管理模式。在用电管理方面,使用APP远程控制电箱,实现定时送电、断电。推进高科技与安全管理相融合,打造智慧工地。对于人员进场,建立一人一档制度,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中建深装的建设们也同样重视项目质量管理,在大面积施工之前制作了项目工序样板,落实“样板先行”制度,展示了相关分项工作的工序要求和重点质量控制项。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确保施工工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和创优目标。

目前,中建深装负责施工的幕墙分部工程已进入大面积施工阶段,预计在九月底亮相,建成后将成为南京市极富历史特色的“城市客厅”,有效提升馆藏档案的保护利用水平。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