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隐形眼镜的出现,让无数人成功摆脱了框架眼镜的束缚,重获清晰而自由的视野。然而,在这小小的镜片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容易被忽视的风险。最近,两个真实的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案例一:大学生“取镜难”,反复挂急诊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最近夜间急诊,经常会碰到一位牢记“不能戴镜过夜”的20岁左右的大学生,因佩戴或摘取手法不当,连续多次在睡前无法自行取下镜片,不得不在晚上到眼科急诊求助。眼科的医生几乎都认识了他。
案例二:网红连戴8天不取,险酿大祸
日前,一位知名博主分享了自己的惊险经历:在国外因不便购买合适镜片,连续佩戴隐形眼镜长达8天未摘。事后她坦言眼睛出现不适,公开呼吁粉丝“千万不要学我”。尽管侥幸未造成不可逆伤害,但其行为背后是极高的感染和损伤风险。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刁鹏飞提醒,这两起事件,一起是忽视隐形眼镜佩戴时限,一起是缺乏正确操作技能,代表了隐形眼镜佩戴者中最典型的两类问题。
一、隐形眼镜过夜佩戴,危害有多大?
很多人低估了连续佩戴隐形眼镜过夜的风险,认为“偶尔一次没关系”。事实上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 角膜缺氧:眼睛也在“呼吸”
我们的角膜需要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隐形眼镜就像一层屏障,长时间覆盖,尤其是在闭眼睡觉时(氧气供应进一步减少),将导致角膜严重缺氧,引发角膜水肿、血管增生,甚至视力下降。
2. 感染风险急剧升高:细菌的“温床”
泪液和蛋白质等分泌物会附着在镜片上。如果不每日清洁,镜片就会成为细菌和微生物滋生的温床。长时间佩戴极大地增加了患上角膜炎、结膜炎甚至角膜溃疡的风险,严重者可导致角膜瘢痕,永久影响视力。
3. 角膜损伤:镜片可能与角膜“黏连”
在干燥或缺氧的情况下,镜片可能过度紧贴角膜表面,摘取时极易损伤角膜上皮,造成剧痛和角膜划伤。
二、如何正确佩戴与护理?牢记这几点!
如果因运动、社交等需求不得不佩戴隐形眼镜,请务必遵循以下安全准则,让它真正成为你的“美丽工具”,而非“健康杀手”。
佩戴遵守三原则:
1. 严格遵循佩戴时间
日抛:绝对不超过一天。
月抛、年抛:每日佩戴不超过8-10小时,严禁戴着过夜。即使标注“可连续佩戴”的镜片,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2. 先戴镜,后化妆;先取镜,后卸妆。避免化妆品、油脂等污染物接触镜片。
3. 特殊情况,坚决不戴
洗澡、游泳、睡觉、烧烤、感冒、眼部发炎或感觉干涩时,请勿佩戴。
护理要点:1. 清洁到位,不留死角。摘镜后,用专用的揉搓法清洗镜片(即使使用免揉搓护理液,揉搓也能清洁更彻底)。每次更换护理液,绝不可重复使用或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镜片或镜盒。
2. 定期更换镜盒。镜盒是细菌重灾区,建议每1-3个月更换一次。
摘取技巧:对于像案例二里大学生那样的“取镜困难户”,可以尝试:保持手部干燥:用干毛巾擦干手指,再尝试摘取,增加摩擦力。充分润滑眼球:滴几滴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眨眼几次,让镜片活动后再摘。使用吸棒辅助:但要注意用法轻柔,避免戳伤眼睛。如果仍无法取出,请立即就医,不要暴力操作。
三、框架眼镜为主,隐形眼镜为辅,才是明智之举
框架眼镜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零接触、零感染风险。我们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学习、工作、休息时,尽量佩戴框架眼镜。将隐形眼镜留给那些对颜值有更高要求的特定场合,让眼睛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呼吸”。
美丽,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隐形眼镜只有正确、安全、合理的使用,它才能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而非带来烦恼与伤害。
通讯员 杨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