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尽早识别,立刻就医!”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专家提醒,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脑卒中发病率也会升高,如果突然出现脑卒中的先兆症状,需要特别警惕,及时就诊。
数据背后的危机:卒中离我们并不远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脑卒中位居首位,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病种之一。《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有患者达1242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幸存者中,约75%留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还有40%患者重度残疾。更令人警惕的是,约30%的患者因未能及时识别症状或延误就医,错失了最佳救治时机,最终留下终身残疾(如偏瘫、失语)。
尽早识别:五种症状需要警惕脑卒中可能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各大医院脑卒中的患者也渐渐多了起来。寒冷的刺激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诱发脑卒中。此外,天气寒凉时,很多人的饮食也会偏向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甚至过度饮酒,体育锻炼减少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诱发脑卒中。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缪冬梅介绍,由于脑卒中发病急促,如突然出现以下五种症状,需要考虑脑卒中的可能:1、口角歪斜、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尤其是发生在一侧时;2、神志模糊、讲话不清或理解困难;3、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4、行走困难、头晕、平衡或协调障碍;5、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
立刻就医:6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杨润华表示,对于占卒中70%以上的缺血性卒中,发病后6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应立即拨打120,急救车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与设备,可在转运中监测生命体征,并提前联系就近的三甲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更好地降低患者残疾风险。
远离卒中,日常做到这四点
应对卒中的最佳方式是“防患于未然”,以下是4点关键预防措施:
1、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卒中第一危险因素)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脂患者需定期监测胆固醇水平;
2、改变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高盐、高脂饮食;
3、适量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避免久坐(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4、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卒中风险筛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早发现早干预。
在第20个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传递“尽早识别,立刻就医”的理念,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通讯员 杨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