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至,进补有“膏”招!来看备受群众青睐的“好膏”如何打磨出炉?
2025-10-23 19:08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孙骏  
1

交汇点讯 霜降已至,秋意渐浓,正是一年进补时。10月23日上午,江苏省中医院2025年“秋冬进补”活动正式启动。已连续开展30多年的“秋冬进补”,旨在进一步发挥中医膏方在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让广大市民在秋冬季节享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温暖与精髓。

当天上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在膏方义诊区域,市民们排起了长队。医院组织心血管内科、消化科、妇科、普内科等科室中医专家为市民把脉问诊,提供健康指导,解答关于膏方治疗的疑问,为不同体质的市民定制个性化养生方案。

在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蒋卫民诊台前,市民赵阿姨说:“我去年就是请蒋主任开的膏方,服用后感觉状态好了很多,听说医院秋冬进补活动启动了,今天请专家为我号脉开膏方。”

蒋为民表示,秋冬膏方需精准适配。“膏方适合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但急性病患者、基础病发作期患者及痰湿重人群需谨慎,后者需先服小方调理。需要注意的是,膏方不盲目追求贵重药材,到医院面诊定制才能发挥防病治病的效果。”

“你不要再吃补品了,你是子宫肌瘤术后‘虚不受补’,我帮您调调。”妇科主任任青玲正在为患者开方子。她介绍,膏方可满足女性养颜抗衰老、备孕、妇科慢病调理需求,今年更突破传统——改良制成“清膏”。“这款‘清膏’适合年轻女性携带,打破结节人群不宜进补的认知,让更多女性能借秋冬‘藏养’改善体质,提升健康与生殖健康水平。”

“我肠胃一直不太好,经常腹泻。自从三年前服用了消化科徐陆周主任开的膏方后,症状明显改善”,刚开好膏方的曹先生说。膏方节义诊现场,脾胃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徐陆周向大家解读了膏方价值。他指出,膏方兼具强壮身体与调养慢性疾病双重作用,尤其适合慢性脾胃病患者,如萎缩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腹泻人群。“还能惠及亚健康、慢性咳喘、肿瘤康复期等群体。其调理核心围绕防外感、强脾胃、调睡眠、护肠道,助力实现‘吃得下、睡得着、肠道好’,既解决长期熬中药的不便,又为秋冬健康筑牢防线。”

活动现场,还设有多个中医体验区,有膏方试吃、中医健康产品品尝、药膳品鉴、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体质辨识等,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咨询。

记者了解到,仅10月23日当天,已有300多位市民“捷足先登”地请专家进行辨证论治开好了膏方,很快他们即可享用到今年秋冬膏方第一炉的膏滋。

秋冬进补再次掀起热潮,市民为何热衷于膏方,备受群众青睐的“好膏”又是如何打磨出炉?

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吕东岭介绍,“名医、名科、名药、名方”是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好膏”的所在。名医队伍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医院不仅拥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国家岐黄学者、江苏省名中医等超强的名医队伍,他们凭借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精准辨识每一位市民的体质特点和健康需求,辨证精细、一人一方,量身定制出最适合的膏方方案。为了做到“好膏配好药”,医院先后在贵州、山东、浙江、安徽、河南、云南、内蒙、四川、甘肃、宁夏、河北等27个省份建立35万亩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道地的中药饮片源源不断地供应临床使用。

据悉,江苏省中医院膏方中心自2023年搬迁至中药制剂研发中心后,生产条件及制作工艺流程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同时,作为全国首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医院拥有多名技艺精湛的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的膏方制作团队,加强人员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使膏方质量得到了保证;生产过程全信息化管控,对膏方制作过程中的药品交接、浸泡、煎煮、收膏等关键技术节点进行追溯,让膏方生产更加透明,管理更加精准;设备上对蒸汽管道进行改良,增加了中药饮片在煎煮过程中的沸腾时间,提升了出膏率;收膏阶段,秉承传统的直火铜锅收膏,保障膏体受热均匀,更有利于膏方的贮藏;包装上,继续推广膏方的单剂量包装的服务,更精准地指导了患者的服药剂量,方便患者携带的同时更有利于膏方的储存;服用方面,制定了个性化的膏方服用说明书,并配备了标准的量勺,使患者服药剂量更加精确。

“我们始终坚持16个小时十几道工序的制作,让每一料膏滋都成为精品。”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江苏省中医院制剂研发中心主任田立元说。

“优质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一直是我们遵循的宗旨。”江苏省中医院门诊部主任孙云飞介绍,“今年膏方将继续实行一站式服务,流程清晰,病人只需来医院请专家开方,将家庭住址、电话登记清楚,5天左右,膏滋就免费快递直送到家,节省了再来医院取膏的环节,实实在在为患者提供便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骏/文 王悦谋/视频

标签:
责编:孙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