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等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以健康体重管理为突破口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9月的第三周是“中国减盐周”。盐是我们最熟悉的调味品,但过量摄入却是健康的“沉默杀手”。高盐的危害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用盐?
为什么要减盐?
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癌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我国人均每日烹调用盐为9.3克,我们中国人日均盐摄入量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标准。
如何科学用盐?
1、配备减盐工具:做菜使用2克或3克的限盐勺,精准控制每餐的用量。
2、科学选购食材:尽量选择新鲜的肉类、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根据营养标签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并且优先使用含有“减钠/低钠”、“减盐/低盐”等营养声称的产品。同时需要警惕“隐形盐”。除了盐本身,酱油、蚝油、鸡精等各种调味品中也含有不少盐,做饭时最好不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调味品。酱腌菜、腌腊肉、蜜饯、罐头食品、膨化食品、挂面、面包、饼干等食品中钠的含量也很高,需要减少盐含量过高的零食摄入。
3、烹调过程减盐:宜采用蒸煮方式,减少红烧、酱爆等烹饪方式。菜肴尽量出锅前放盐,如果早放盐,盐分深入内部。最后放盐,只需较少的盐,就能达到同样的咸味感觉。巧用食材调味,尝试用葱、姜、蒜、辣椒、柠檬、香菇、芹菜、香菜等调味。尤其是柠檬汁,其酸味可以“放大”菜肴本身的咸味,非常适合减盐。
4、外卖巧选择:购买外卖食品时主动备注要求少放盐。或者多选择蒸煮、清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品。
5、改进就餐方式:不吃菜肴剩余的菜汤或使用汤泡饭。对于咸的食物可以用水涮,降低含盐量,需要提醒的是,最好用白开水涮菜,而不是用汤涮。
什么是低钠盐?
低钠盐用一部分氯化钾代替了普通盐里的氯化钠。钾离子也有咸味,能帮助排钠。但是低钠盐并非人人适合,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及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不适宜高钾摄入人群应慎用。对健康人群来说,它是减钠不减咸的好选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骏 浦琼月
通讯员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