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南京同仁医院标准版胸痛中心揭牌
2025-05-16 18:33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孙骏  
1

5月16日下午,南京同仁医院标准版胸痛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该院在急性胸痛救治领域迈上新台阶。历经八年不懈努力,医院成功实现从基层版到标准版胸痛中心的跨越发展,为区域胸痛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规范的救治服务。

据了解,2017年6月,该院正式启动胸痛中心的创建工作。2018年1月,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认证,成为区域内首家基层版胸痛中心。此后,医院持续优化救治体系,通过数据平台严格记录每一例胸痛病例,定期分析关键指标,并开展全员培训,确保从医护人员到后勤人员均掌握胸痛救治要点。2023年,医院成功通过基层版再认证,并以“流程规范、数据真实、区域协同成效显著”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2024年,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突破和硬件设备的全面升级以及救治病人数量的大幅增长,医院正式提交标准版认证申请,并于2025年4月通过认证,实现救治能力的全面提升。

标准版胸痛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南京同仁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家宽表示,“我们医院胸痛中心不仅是为医院本身的患者来服务,更应该以南京同仁医院这样一个能做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等危重症疾病为中心,服务周边地区的居民和基层医疗机构,我们要为他们服务,不仅仅是服务自己的患者。”

“很多病人刚开始发胸痛时,并不知道是什么疾病。但有几个疾病是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比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这三个疾病死亡率都特别高,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例,如果我们不积极去处理它,有30%人会死亡。肺动脉栓塞的病人如果不及时处理,48小时内会有一半的人死亡,相当于一个小时就增加1%的死亡率。”吴家宽说。

在硬件方面,医院建成24小时待命的介入导管室,新增DSA设备,并引入血管内超声(IVUS)、冠状动脉CTA等先进技术。在救治流程上,设立胸痛诊室,开通“先救治、后付费”绿色通道,确保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无缝衔接。目前,医院每年完成冠心病介入诊治600余台,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手术超200例,达到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要求,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都是最常见的胸痛急危重症,其抢救时间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其中相对更凶险的就是心肌梗死。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主任、胸痛中心行政总监朱从健提醒,若病人出现持续胸痛,尤其是伴随大汗、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让患者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就地休息,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性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内,越早开通血管,越能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身强体壮,常常饮食、作息不规律,当突然心梗时往往表示难以置信。“其实,突然的剧烈运动、长期熬夜,有吸烟、肥胖、高血压病史的年轻人也要注意定期体检,这些都是心梗发病日益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吴家宽主任说。

未来,南京同仁医院胸痛中心将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协作,完善区域胸痛救治网络,为更多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吴家宽主任表示,胸痛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区域医疗水平提升的生动体现,医院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骏

标签:
责编:孙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