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丨让护士成为节日主角,多维度打造健康护理生态
2025-05-12 16:25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2025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护士,我们的未来 关爱护士,促进经济发展”,再次将护士健康与经济发展深度关联,强调通过改善护士职业环境、保障权益及发展空间,实现护理行业可持续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对话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昕,从护士职业倦怠的深层挑战、医院如何通过心理支持、人性化关怀与职业发展保障等创新实践多维度构建健康护理生态进行深度剖析。

杨昕护士长(中)与同事们交流患者病情

直面职业倦怠,护理团队三大痛点令人担忧

杨昕主任坦言,作为一位三甲医院护理团队的管理者,她切身感受到护士群体面临的多重压力。“其一,超负荷工作,ICU、外科等重症科室护士处于‘无休轮转’状态;其二,护士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护患、医护关系,并且大部分护士需同时平衡职场要求与家庭责任;其三,护士的职业发展有高标准要求,执业考试、分级晋升到科研论文,多重考核对年轻护士形成持续压力。”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率高达60%,其中三甲医院夜班护士群体中超过50%存在中度及以上倦怠。这种由长期高压导致的“身心资源透支”最终表现为情绪枯竭、成就感缺失、自我价值否定等特征,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当护士对工作失去热情,医疗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差错风险也可能显著上升。”杨昕说。

杨昕(左二)与同事们合影

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环境提质,构建多维度护士关爱体系

如何缓解护士群体心理压力、提升她们的职业幸福感,成为该行业研究的重要话题。杨昕主任介绍,南医大二附院正在通过一系列手段,利用“心理赋能+人文关怀+环境优化”方式打造有温度的护士关爱体系。

在心理支持体系中,从专业疏导到同伴互助,医院已构建分层式心理干预网络。“面向新入职护士,我们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举办护士情绪管理讲座;推出‘叙事护理圆桌’,鼓励护士们分享临床故事,并邀请资深护士现场传授沟通技巧与经验;每月设立‘护理部主任接待日’,开放心理咨询通道;同时院内引入‘相框压花制作&性格色彩分析’等第三方心理项目,通过基金会合作拓展专业资源,为护士们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杨昕说。

今年护士节,南医大二附院打破传统开会表彰模式,首创“天使市集”主题活动,在医院景观区设置12个创意摊位,护士们化身手作达人展示咖啡调制、非遗篆刻、防蚊香囊制作等才艺,将所得收益捐赠至医院公益基金。这样的活动让护士们在褪去工装后展现出多彩的一面。

“通过市集,我看到了许多同事的另一面,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得到释放。”参与的护士兴奋地说。

杨昕主任介绍,医院正在加紧对姜家园院区老大楼进行“护患分区”环境改造工程,对院区实施逐层翻新。建设护士专属休息区、用餐区及现代化示教室,重新划分医护工作区域与患者活动空间。“环境改造不仅能提升患者体验,更重要的是让护士在舒适空间中获得职业尊严感。大家都知道我们医院旁就是景色优美的小桃园景区和护城河,已成为医护人员休憩的热门场所。”

“鲜花笔”令人惊喜,真正让护士成为节日主角

护士节前夕,南医大二附院通过面向全院护士的前期调研,定制了符合大部分护士心意的“阳光守护套装”,包含防晒伞和防晒口罩。杨昕表示,医院除了为每一个科室准备节日蛋糕外,还为护士们特别定制了“鲜花笔”。“每一支笔都刻了自己的姓名,很多护士抱怨总丢笔,所以我们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总丢笔’的问题。”

在表彰机制方面,医院也打破传统模式,设立多元奖项体系。既有技能竞赛优胜者奖项,也增设“夜班守护之星”表彰长期值夜班护士,同时为30年护龄坚守者、服务明星、优秀护理团队等颁发特别荣誉。

杨昕表示,“我们取消了考试、技能竞赛等程式化环节,真正让护士成为节日主角。这些改变源自医院领导层对护理工作的重视,通过物质关怀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响应护士节主题,更为系统优化护士福祉提供了二附院样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骏

标签:
责编:孙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