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介入科接诊了一名饱受枕神经痛困扰的39岁职业女性。该患者因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两年前确诊枕小神经痛,虽尝试多种疗法,但病情逐渐加重。经超声介入治疗后,其疼痛发作频率和程度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这位患者康复后开心地给李医生送上一面印有“仁心仁德好医生,妙手回春除头痛”的锦旗。这一案例再次印证了超声介入技术在肌骨及外周神经疼痛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传统“盲穿”弊端多,超声引导实现精准治疗
“枕小神经痛是枕部神经受刺激或压迫引起的疼痛,常见症状为后脑勺放射痛、颈部僵硬、头皮触痛。主要诱因包括颈部肌肉劳损、外伤、颈椎病等。”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介入科李亚洲副主任医师介绍,传统肌骨、关节疾病治疗多依赖盲穿注射,存在穿刺误伤血管、神经,药物误入肌腱导致损伤等风险,且因定位不准需多次治疗,增加费用和风险。而超声技术的应用,让医生能清晰显示皮下神经、肌腱、血管等结构,实现“可视化”操作。
以该患者为例,超声不仅精准定位了引发疼痛的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还引导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通过松解周围粘连组织缓解神经卡压。术后半年随访显示,患者每月疼痛发作次数减少,未出现并发症。李亚洲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超声的实时成像功能,既能避开血管和神经,又能确保药物精准浸润病灶,显著提升疗效和安全性。”

适应症广泛,助力多种肌骨疾病治疗
据悉,超声介入治疗已覆盖多种肌骨及外周神经疾病。李亚洲副主任医师列举了七大适应症:急慢性腱鞘炎、腱鞘囊肿压迫神经引发的卡压症状;网球肘、肩袖损伤等肌腱病变;钙化性肌腱病、关节滑囊炎伴积液;关节腔积液或积脓、肌间血肿;外周神经炎、神经痛及神经阻滞麻醉需求。
以常见的腕管综合征为例,超声可清晰显示肿胀的正中神经,引导药物精准注射到神经周围进行“水分离”,既松解压迫又避免神经内注射损伤。而对于顽固性疼痛,超声还能引导射频消融、针刀松解等微创操作。
微创+可视化,推动疼痛治疗革新
李亚洲表示,相较于传统疗法,超声介入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精准性:毫米级分辨率清晰显示0.1毫米的神经纤维;二是安全性:实时避开血管、重要器官;三是高效性:单次治疗即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药物用量。
李亚洲副主任医师提醒,患者若出现反复发作的肢体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既往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超声介入治疗。该技术将中西医治疗理念结合,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随着这项技术的普及,将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常规治疗手段,惠及更多受疼痛困扰的患者。
通讯员 杨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