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举措,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支持与关爱。3月28日,江苏省第18次“世界孤独症日”宣传教育活动在栖霞区拉开帷幕,携手落实关爱方案,用行动点亮每一颗“星星”。

“栖霞范本”为孤独症儿童筑起温暖港湾
“推进孤独症关爱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帮助。”江苏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夏威在活动中指出,江苏省孤独症儿童数量从2018年的5067人增长到2024年的1.7万人,增长幅度和比例均非常迅速。全省儿童康复定点机构537家,其中孤独症儿童机构321家,在定点机构康复的孤独症儿童约1.5万名,从事孤独症康复的专业人员4000多人。
近日,省残联、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江苏省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8年)》,将关爱服务年龄段扩展至孤独症人群全生命周期,在孤独症早期干预、入托入学、康复救助、医疗保障、就业支持、生活保障、托养照护等方面加强政策衔接,形成贯穿全程的政策保障体系。目前全省7个试点地区已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政策托底、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
栖霞区作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和全省孤独症全程服务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孤独症儿童的筛查、康复和教育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栖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孙东方在致辞中表示,栖霞区通过区残联、教育局、卫健委、妇联等部门的携手合作,探索出“医康教”融合服务体系。“接下来,栖霞区将按照试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孤独症服务体系,提升早期筛查、诊断、康复水平,探索创新孤独症关爱服务新模式、新路径,为全国、全省试点工作提供‘栖霞范本’。”孙东方强调。
活动现场,栖霞区残联和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携手打造的“栖栖”孤独症儿童身心健康关爱服务支持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将开展孤独症儿童青春期关爱行动,为青春期孤独症人员提供免费发育评估,并为特校老师、孤独症儿童和家长开展青春期知识宣教,共同为孩子们点亮青春期的灯塔。
科技助力 为早期筛查插上翅膀
为推进关爱行动落地,栖霞区充分调动区内资源,开展“孤独症儿童筛查普及行动”等先行先试十大行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关爱。
栖霞区残联与南京元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运用Deepseek大模型开发了“元象星伴——孤独症初筛视频小程序”,帮助家长快速便捷地辨别孩子是否疑似孤独症。
南京元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星辉数智科技CEO李允恒在活动现场发布了该小程序。他介绍,小程序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孤独症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有力支持,让科技的力量为关爱行动插上翅膀。
全社会参与 用爱点亮每一颗“星星”

活动现场,南京市晓庄第二小学的孩子们表演了音诗画《与星星同行》。节目通过讲述一名孤独症儿童小树通过融合教育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故事,展现了家长的坚守、学校的包容以及专业康复的支持。目前栖霞区残联正在为129名像小树一样的孩子免费提供送康入校、入园服务。

栖霞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也用歌声传递心声,用行动诠释融合的力量。他们演唱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寓意着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份善意都能让世界更加温暖。
最后,星星的孩子们、家长与老师共同唱响了《不再孤独(Fly My Baby)》。歌声跨越星河,传递出“我们永远与你同行”的承诺。
夏威表示,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有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有从业人员的辛勤耕耘,有社会环境的包容接纳,有家庭亲友的赋能帮扶,一定会温暖孤独症群体全生命周期的成长之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云 浦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