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金坛公司:从春天出发,打造世界一流盐企
2025-03-04 16:1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郑明阳  
1

春天,催生发展新气象,标注奋斗新起点。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2025年2月25日,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盐金坛公司)举行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第三届第七次职工代表大会。

总结2024,部署2025。看似一年一度,但身处在急剧变化的行业形势下寻找“突围”之路时,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现场的职工,有的年轻稚嫩,有的中气十足,有的是前辈师傅,他们的奋斗,是中盐金坛发展的托举力量。

“抓党建、强管理、谋创新、促发展!”会上,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钮永涛特别强调。“要做的工作很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中盐金坛高质量发展。”

要发展就要奋斗,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因此,要练好‘四个内功’,破解‘三大难题’。”党委书记董爱民如是说。

内功如何练就?答案写在中盐人与时俱进的具体实践中。

抓党建  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践证明,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党建,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深了就是凝聚力。

公司工会主席、市场部党支部书记、市场部部长丁建平在表态中强调:要加强党建工作,提升团队凝聚力。

“以‘一支部一试点’为契机,加强‘制度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建与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全面性、系统性和标准化程度。”

据了解,市场营销团队有40多人,他们的业务从东北到岭南,从国内到国际。丁建平说,新的一年,这批队伍将以党建为引领,攻坚克难创佳绩。

来看个数据。截至目前,公司职工总数526人,其中党员228人,党员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43%。

还有个数据。大会上先进个人奖项分别为贤才奖、贤德奖、四优党员、优秀宣传工作者、最美中盐人等7个,共计109人次获奖,其中党员获奖76人次,占比为70% 。

两相对照,一方面,公司党员队伍多,有较好的组织优势;另一方面,党员在企业发展中担当作为,发挥了中坚力量。

我们知道,事业发展,关键靠人。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中盐金坛党员干部的标识。

面对当前形势,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状态,直接关系到公司发展的成色。

会上,董爱民语重心长地强调,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字当头、走在前、干在前、做表率、抓落实,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中盐金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另外,7个党支部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

董爱民再次强调,要在“烈火中见真金”,让党建工作抓出成效。

强管理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强管理的要义在于提升管理,只有各环节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夯实底座。

钮永涛指出,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在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遵循合理性、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突破传统成本管理瓶颈,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在企业内部形成闭环式的成本费用管控“生态圈”。

“要建立‘加减乘除’降本增效机制。”也就是说,必须对现有生产经营“下手”,从而挤出“水分”。

获得贤才奖的镇江盐厂刘江龙说,我们的生产思维实现了从被动生产到主动成本控制的转变,运用科学工具不断挖掘车间工艺和设备的潜力。

盐矿党支部副书记、盐矿副矿长张建兵表示,要加快两个集卤水罐建设,增强卤水周转量,保证供应顺畅。

特种盐厂厂长朱磊以维修费用为例,说明了特种盐厂成本精细化的做法。

他说,将维修费用均摊到每个车间,每个月需要上报维修明细,对于超出预算的部分必须作出说明。在原辅料上,将原辅料的消耗下放到班组,每个班组都有指标考核。“我们将成本这一块已经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因此,“控成本”其实就是强管理的“必选题”。

而最为关键的是,要有全员“过紧日子”准备和举措,和敢于围绕提质增效下狠功夫从而实现“破圈”的底气和勇气。

传统产业并非落后,管理提升大有可为。钮永涛强调要精打降本增效的“小算盘”。

这其实更加意味公司要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不断打开走向管理“高地”的通道路径。

谋创新 培育盐行业新质生产力

从整体来看,当前国内原盐市场正面临多重挑战。

供应端压力与日俱增,海盐丰收已近在眼前,湖盐和井矿盐的库存却迟迟未见消减;而需求端却被宏观经济下行的阴霾拖住了后腿。

出路在哪里?

传统制盐行业,要有创新盐品。要开发盐的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引导消费,创造市场。

“要加强特种盐新品研发。”钮永涛在大会报告中指出。就是要充分调研当前市场趋势、政策导向及技术突破,针对在大食品和高消费领域深化特种盐新品研发的战略需求,围绕健康强化开发适合特殊群众的功能盐;围绕食品烘焙、腌制、调味等细分场景开发场景化配方盐,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利用差异化营销策略抢占细分市场。

从另一角度而言,随着消费升级,传统盐业要与新兴业态“兼容并蓄”。科技研发提早在新兴领域布局,抢占先机,从而增强在新兴领域影响力。

压力给到技术人员身上。2024年,公司技术人员围绕主业开展技术研究,无添加防结块食盐完成结题验收,氯化钠基熔盐、肉羊中草药和盐泥综合利用等系列产品研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技术创新也要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作为科改示范企业,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工作机制。

去年,公司“揭榜挂帅”项目聚焦制盐技术和工艺难题,以任务实施成效为衡量标准,以成果落地应用为牵引,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对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盐业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但所有创新都不仅仅在于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前期调研和预判,需要通过匹配人才、资金等成果转化要素等方式,打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阻梗”,才能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完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而赢得效益。

公司领导表示,在创新盐品成果转化的链条上,每个节点、每个主体都不可或缺。

促发展 推动“二次创业”全面起势

会上,董爱民指出,我们面前有“三难”: 一是生产经营难,二是创新比较难,三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难。他还着重强调要“不回避困难”。

对于中盐金坛而言,也必须在继往开来中再闯新路,在苦干实干中再创新业,在攻坚克难中再开新局。

这些天,公司领导多次提到“二次创业”。涉及“二次创业”的是三大项目——电厂改造工程、镇江二期工程和特种盐扩建工程。

电厂党支部书记、加怡热电厂厂长王网留对电厂改造充满信心。据了解,电厂制定了清晰的工作规划。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拟定了技术方案,经过与北理工、西安交大、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东方电气、哈汽等多轮次技术探讨,将采用热电联产耦合熔盐调峰储能技术,实现节能、降碳、环保、绿色发展。

王网留表示,我们要为新形势下开辟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对于镇江二期建设,镇江公司党支部书记、镇江盐厂厂长何寿美表示,不仅要做好前瞻性设计,更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为生产稳定提供保障。同时将与镇江一期有机衔接,合规、合理、合法地推进项目建设。

公司领导要求,对于特种盐扩将工程,要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加速推进特种盐扩建,聚力做强做专是关键。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统筹,扎实、深入、充分做好项目各项工作,保执行、提效率,推动公司特种盐要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

蓝图已绘,号角已响。春天又是奋斗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盐金坛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本职工作,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加健康的食盐产品,为建设世界一流盐业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讯员 郑明阳 记者 浦琼月 图片 尹宇杭)

标签:
责编:浦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