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周报(2.15-2.21)|关于生育、产假、托育……江苏重磅发布15条
2025-02-21 16:06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洪梦琪  
1

春节假期已过,各地迎来学生开学季和返城务工季。本周天气回暖,降水增多,专家解答雨水节气应如何做好健康保健;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申公豹”一角火热出圈,DeepSeek在线解读“申公豹式结巴”;江苏推出四个方面15条具体措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记者梳理江苏医疗健康领域2025年2月15日-2025年2月21日发生的要闻,与读者一起回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健康气候】

雨水时节,乍暖还寒,降水逐渐开始增多,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春季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皮肤病的朋友们,要提早做好自我防护。

雨水节气应如何做好健康保健?有哪些祛湿健脾的食材推荐?

中医认为,多甘少酸健脾阳,是雨水节气饮食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应少吃山楂、乌梅等酸性的食物,多吃大枣、山药等具有甘甜味的一些食物。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腻、高糖等加重湿气的食物。

向大家推荐几款药食同源的食材:第一个是薏米,可以跟赤小豆一块儿煮水饮用,也可以做成薏米红豆粥、薏米冬瓜汤等等;另一个是山药,可以做成山药排骨汤、山药小米粥、白扁豆山药粥等等。另外雨水季节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辛温的食物,比如韭菜、香椿、葱等,有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比如形体偏胖、大便黏滞、小便偏黄的,这种人群属于湿热体质,这时候需要清热祛湿。而对于一些畏寒怕冷、腹胀腹泻、疲乏浮肿的这些寒湿体质的人群需要温中散寒祛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湿。比如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舌质红没有舌苔的这类阴虚体质的人群,使用温燥祛湿的药物或食物,会进一步伤阴导致虚火更旺,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另外一些血虚体质的人,要慎用祛湿,盲目祛湿可能会耗伤气血,使血虚加重。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小孩也不能盲目祛湿,在祛湿的同时首先还是以健脾为主。

春季消化道疾病比较高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治消化道疾病?

春季是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像恶心、呕吐、腹泻这些症状相对比较常见。这些疾病的预防,首先要从日常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做起。

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消化道疾病都是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注意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可以预防有害菌通过不洁的食物进入胃肠道。

其次,春季气温变暖,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所以食物建议充分烹熟,生食蔬菜也建议彻底清洗干净。

另外,春季也是胃肠型感冒常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交叉感染,如果家庭中有人出现了低热、腹泻的症状,一定要避免共用餐具,注意消毒,这样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概率,预防疾病的发生。

开学季,春季校园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如何防控?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感染,还有麻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是密切接触传播,希望广大师生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减少上述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一是对于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建议大家及时全程接种疫苗,从而强化免疫屏障,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二是加强环境清洁,保持教室内的卫生。每天上下午可以给教室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流通。但在初春,室外气温较低,通风时还要做好保暖。

三是对于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学生的呕吐物或者排泄物,以及其污染的环境,要及时规范消毒。消毒使用的主要是含氯的消毒液,需要覆盖到呕吐物或者排泄物的表面,至少要30分钟后清理,相关的用品也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至少30分钟。同时,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要佩戴口罩和手套,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直接接触污染物导致的传播。

四是加强健康监测,做好因病缺课的监测和登记,还有提倡学校和教职员工不带病上岗或者上课,这样可以防止将传染病引入到班级或者学校。

五是组织开展学生、教职员工体育活动和健身锻炼,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风险。

【网友热议】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近期成为开年最火爆的话题,其票房已破百亿。电影剧情、人物角色也为人津津乐道,其中“申公豹”一角以一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和“结巴”的个人特色成功出圈。同是大热话题,DeepSeek是如何解读“申公豹式结巴”的呢?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孩子口吃的情况呢?

申公豹为何结巴?DeepSeek这样说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申公豹结巴的设定主要是为了增加角色的喜剧效果和独特性。申公豹作为反派角色之一,他的结巴不仅让观众印象深刻,还通过这种反差萌的方式,缓解了影片的紧张气氛,增添了幽默感。此外,申公豹的结巴也反映了他在追求力量和地位过程中的内心矛盾与挣扎。他虽然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但因为出身和身份的限制,始终感到自卑和不甘。这种心理状态通过结巴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角色更加立体和复杂。总的来说,申公豹结巴的设定既是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专家解读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徐亚琴副主任医师介绍,口吃通常在2岁半到4岁之间发病。5%~8%的学龄前儿童表现出口吃。80%~90%的病例在6岁前发病,而9岁后发病很少。约5%的儿童会面临阶段性或长期性的口吃,这其中约80%会自愈。孩子的口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即阶段性口吃),而约20%则持续面临口吃问题(即长期性口吃)。

“口吃”的病因一般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大因素造成,生理因素就是脑结构和功能的问题。口吃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发现口吃后的半年观察期,通过观察期对孩子的各项评估来制定干预方向。

口吃的负面影响

口吃对孩子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直至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相较其他儿童沟通障碍,口吃的症状更明显,因此口吃儿童也更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和排挤,这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

口吃如何矫正

口吃的高危因素:性别、持续时间、家族史、开始年龄、间歇性还是持续性、严重度变化、儿童对口吃的焦虑、父母对儿童口吃的焦虑、其他言语语言问题。

口吃的形成较为复杂,不是单一成因的,因此也没有简单治疗的方法。医生会根据风险因素进行区别化处理,如果儿童不具备上文提到的这些风险因素,或风险因素非常低时,可以考虑一边给家长一些家庭建议,一边给予一段时间的等待时间(例如3-6个月),而不是立即开始干预。如果儿童存在高危险因素,则系统化评估、干预、指导与随访。

医生给孩子出现口吃问题的家长们提供九条家庭建议:

【健康动态】

江苏推出15条措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生育,一头承载着家庭的幸福传承,一头维系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紧密关联着“小家”的美满和“大家”的文明延续。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下文简称《若干措施》),推出四个方面15条具体措施,让群众生育养育安心贴心,让生育友好可感可及,努力托起万千家庭稳稳的幸福。

第一、强化生育服务支持。一是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二是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三是优化生殖健康服务。

第二、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强化妇女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托育服务;四是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

第三、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二是加强住房支持政策;三是强化职工权益保障。

第四、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生育支持政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教育引导,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加强社会宣传倡导,持续深入开展生育友好宣传引导,共同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织密“一张网”,赋能听障儿童重获新“声”

“爸爸妈妈……”2月19日,在无锡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心,1岁多的听障儿童小浩(化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距离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成功进行后半年多的时间,小浩便能发出简单的声音,对敲门等动作发出的声响也有了敏锐的感知。

不止是小浩,在江苏,已有1500多名重度听障儿童免费进行了耳蜗植入手术。为帮助更多患儿回归有声世界,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残联组织开展儿童听力“防治康管”行动,通过建立运转高效的听力筛查、诊断、治疗、康复闭环管理模式,进一步做实做优听力损失儿童的全流程健康服务。从2021年开始,省卫健委与省残联合作共享儿童听力筛查数据,为全省有听力异常的儿童提供助听器、人工耳蜗及康复训练等政策救助服务。

截至2月中旬,全省共为212万名出生一个月内新生儿免费提供听力筛查,经进一步检查,确诊听力损失患儿6151人,均对其进行干预。

江苏首例!省人医人工心脏桥接“长短结合”让终末期严重心衰患者重获“心”生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丰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介入式人工心脏桥接植入式人工心脏手术,让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薛先生(化名)重获“心”生。据了解,这也是江苏省首次成功实施该类手术,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江苏省在终末期心衰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模式。

多学科团队极限救援,先天性心律失常婴儿射频消融重获新生

2月17日,才出生一个月的早产儿敏敏(化名)持续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最高心率达到301次/分,抗心律失常药物耐药、电复律无效,且出现心力衰竭,保守治疗无望。为了挽救小敏敏的生命,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多学科团队协作,实施射频消融术,成功治疗了敏敏的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是目前国内体重最小的消融成功治疗先天性心律失常的儿童病例。

防治诺如病毒没有特效药?专家:中医方法多,这个地方先护好!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但在冬季更为常见。诺如病毒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感染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等。感染后,患者通常在12至48小时内出现症状,发病以轻症为主,起病突然,以轻重不等的呕吐或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博士、副主任中医师陈超介绍说,预防诺如病毒要记住以下16个字。

1、养护脾胃: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五谷之府”,脾胃强健,病邪难侵。

2、拒食生冷:中医认为“脾喜润而恶燥,胃喜暖而恶寒”。无论大人还是儿童,特别是在冬春交替之际,尽量远离生冷寒凉的饮食。这里的“寒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口感寒凉的食物,二是性味寒凉的食物,比如海鲜、西瓜、草莓等。

3、注意卫生:瓜果蔬菜类食物要清洗干净。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或手被污染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4、增强免疫: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

【健康暖新闻】

传递生命火种,南京35岁网约车司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月18日,35岁的网约车司机刘先生在南京某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为江苏省第1546位、南京市第217位、溧水区第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一刻,他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司机,更是一个传递生命火种的爱心使者。

作为一名“献血达人”,刘先生每年都坚持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55次,总献血量高达21600毫升。2021年9月,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刘先生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表》。在留存8毫升血样后,他成为中华骨髓库的“生命备份”。

去年11月,当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刘先生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了履约:“就像中彩票一样,能用这种方式救人特别值得。”经过高分辨检测及全面体检合格后,刘先生于2月13日入住采集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前的准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连续注射了9针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最终,在2月18日,刘先生成功捐献了10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生命火种”将跨越千里,被注入一位素未谋面的2岁血液病患儿体内。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洪梦琪 孙骏

标签:
责编:洪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