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一个关于生命、希望和无私奉献的故事正在南京悄然上演。2月18日,35岁的网约车司机刘先生在南京某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为江苏省第1546位、南京市第217位、溧水区第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一刻,他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司机,更是一个传递生命火种的爱心使者。

刘先生,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着无数次的善举。作为一名“献血达人”,他每年都坚持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55次,总献血量高达21600毫升。2021年9月,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刘先生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表》。在留存8毫升血样后,他成为中华骨髓库的“生命备份”。“多一份样本,患者就多一线生机。”刘先生这句质朴的话语,藏着无尽的善意和温暖。


去年11月,当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刘先生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了履约:“就像中彩票一样,能用这种方式救人特别值得。”经过高分辨检测及全面体检合格后,刘先生于2月13日入住采集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前的准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连续注射了9针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最终,在2月18日,刘先生成功捐献了10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生命火种”将跨越千里,被注入一位素未谋面的2岁血液病患儿体内。在这看似平凡的举动背后,承载着无数等待重生的生命对希望的深切渴求。

“捐献可以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给需要的人带去生的希望,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奉献的意义,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刘先生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温暖。他衷心祝福小朋友:“早日康复,愿我的造血干细胞能成为你新生命的起点,未来还有很长的诗篇等着你来书写。”
爱心不分职业,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相信在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的参与下,将会有更多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生命之花将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通讯员 罗玉丽 周海燕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孙骏 实习生 倪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