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在南京某高校就读的23岁男生小徐(化名)因左下肢肿胀、疼痛前往学校附近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左侧股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小徐说:“当时真的很震惊,我原以为腿胀痛是因为腰间盘突出,没想到是血栓,在此之前,我对血栓一无所知。就医当天就被紧急转诊到了南京鼓楼医院。”
![](http://woss.jschina.com.cn/dams-res/editing/image/202502/13/TBQwjrsDbizqpsdYENBrjgRF.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00,limit_0)
据了解,小徐临近毕业,连续数周每天久坐超8小时赶论文,期间缺乏活动且饮水不足,“我平时确实很少运动,尤其是最近,除了睡觉、吃饭、上厕所几乎都在坐着,吃的也不太健康。”经抗凝治疗和介入手术小徐的病情得以控制,但回述起这段经历,小徐还是有点后怕。
此类案例并非孤例。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王炜副主任医师说:“在门诊不乏因久坐打游戏、长途驾车或久坐办公导致静脉血栓的年轻人,这一现象需要格外关注,若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据介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血流滞缓、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这三大因素密切相关。久坐时,下肢肌肉缺乏收缩,血液回流受阻,形成“血流淤滞”,若合并脱水(如饮用高糖饮料代替水)、肥胖或遗传性高凝体质,发生血栓风险将进一步升高。
目前已经基本恢复健康的小徐感慨地说:“手术后,医护人员向我科普了很多关于血栓的医学科普内容,告诉我‘血液是最好的溶栓剂’,为了我的健康,我决定以后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绝不能再延续之前的生活习惯。”
![](http://woss.jschina.com.cn/dams-res/editing/image/202502/13/wNIW0KWY8lAaX8OL0kuDtSod.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00,limit_0)
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呢?王炜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建议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进行踝泵运动(脚尖上下勾动)或简单步行。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高糖饮料,每日饮水1.5—2升,稀释血液黏稠度。对于部分人群可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术后或高危人群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年轻人常因自恃身体强健而忽视久坐危害。实际上,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饮水不足、熬夜等习惯会显著增加血栓风险。王炜副主任医师强调,下肢静脉血栓已非“老年病”,而是潜伏在年轻人身边的健康威胁。改变久坐习惯、增强预防意识,是避免悲剧发生的关键。若出现疑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通讯员 王春霞 蒋国涛 朱珠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孙骏 实习生 倪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