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院首创预警“奇兵” 早期“揪”出阳性重症病人
2022-12-28 16: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程守勤 刘敏  
1
听新闻

近日,各地阳性感染人群显著增多。对于老年人、罹患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患者来说,一旦感染奥密克戎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如何在医院内早期识别、筛查出阳性重症患者高危人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国内首创阳性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院内早期预警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首开先河:国内首支阳性重症患者快速反应“奇兵”亮相

“@重症医学科刘松桥 @重症医学科朱玉芬,两位老师好,消化三区有几个新冠感染的病人需要专家来指导”“向CCRRT小组报告,胸心外科40床的高爷爷,经你们指导采用清醒俯卧位通气5分钟后,氧饱和就由93%上升到97%,效果很明显”……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组建的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群里,全院各科室收治的阳性患者的动态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在群里交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英姿介绍,中大医院首开先河,率先建立阳性重症患者早期预警机制,重症医学专业的医护团队每天在院内急诊、各专科病区进行巡诊,一旦发现有向重症发展的“苗头”,立马进行预警干预,必要时转至重症医学科救治。

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负责人杨毅教授表示,之所以首推阳性重症患者预警系统,是充分发挥中大医院在国内一流重症救治一体化平台,全院所有科室的监护病人均实行一体化网络监管系统。在重症医学科的系统中,一旦全院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就可以第一时间预警,CCRRT成员就可迅速干预处置。针对最近阳性重症病人增多的现状,结合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院内预警群,通过线上预警、群里互动、线下巡诊等多种模式,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地阳性重症病人进行识别、筛查和早期处置,将关口前移,减少重症的发生率,提高奥密克戎感染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最大程度降低阳性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未雨绸缪:历时三年建成重症早期预警系统

“重症医学科一直是全国赫赫有名的顶尖学科,也一直是我们中大医院的王牌和骄傲”,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自豪地说。如何让重症医学科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好地在全院范围内发挥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早期救治重症患者的功能与优势,以院长滕皋军院士为首的中大医院管理团队,三年前就开始构建全国第一家基于信息化支撑的全院患者重症早期预警系统。

据悉,中大医院院内重症早期预警体系,由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与信息中心、医疗科技公司、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打造,建立以重症医学为中心,通过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实现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截至目前,中大医院临床应用5G+CCRRT高危患者预警系统,已经覆盖全院23个科室,设备改造数205台,接入床位数已达1450张,绑定患者数15651人,预警总数11672人次,人工预警患者数2506例,设备预警患者数8843例,经过预警处置的患者,其病死率显著低于未预警转ICU的患者。眼下,阳性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不断增多,中大医院建设的CCRRT早期预警系统,恰逢其时,正在进一步为降低阳性重症患者的发生率、病死率发挥重大作用。

早期预警:“揪”出阳性患者转向重症的“蛛丝马迹”

12月27日下午,刚从急诊病房排查“隐形”重症患者的重症医学科刘松桥主任医师、朱玉芬主管护师等医护团队,又匆匆赶到消化内科病房,他们要从病人各种生命体征数据及病情发展中,火眼金睛地揪出奥密克戎感染可能发展成重症的“足迹”。根据院内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平台上给的“线报”,这位女性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收治入院,6个小时出血1500毫升,血色素掉到3克,虽然经过止血、输血等治疗,基本控制住了消化道出血。但是她的病情不仅这些,其还是位长期血透病人,还需要关注抗凝问题,被列入院内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中的重点观察名单。刘松桥主任医师与患者主治医生交流患者情况,并重点指导治疗注意事项,嘱咐要时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需要,重症医学科可迅速干预。

高龄老人又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新冠阳性患者,成为巡查的“重点对象”。在神经内科病房里,94岁的新冠阳性患者,指脉氧94%,情况不容乐观。刘松桥主任医师医护团队将之前的抗疫救治经验用于此次的早期预警排查中,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科学翻身……就这样,这个重症预警“先锋队”,一个接一个排查着阳性患者,发现重症发展的蛛丝马迹,立马采取行动,及早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向重症发展。

重大作用:识别早期危险信号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重症患者早期识别预警体系是如何应运而生?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教授介绍,住院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并非毫无征兆、猝不及防,而早期发现、识别并积极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为此建立以重症医学为中心的院内早期预警体系在我国现阶段迫在眉睫。

杨毅教授指出,院内重症早期预警体系该如何建立呢?据了解,近30年来,欧美国家提出并推荐建立院内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建立院内预警体系,旨在提高对住院患者临床指标恶化的辨别与反应,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降低心跳骤停和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率,进而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住院费用。一项研究显示,启动CCRRT后院内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下降33.8%,每17个呼叫CCRRT就能避免一次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相关研究提示,建立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为此,作为全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的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深受启发,决定在全国率先构建适合中国医院的院内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这也是作为学科国家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关口前移:警报“拉响”,快速反应小组启动紧急方案

在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医护工作区墙上的显示屏上,记者看到,显示着一个个生命体征的数值,不时会显示标红的数值,随之“警报响起”,守在大屏前的医护立马找到相对应的患者,通知值班医护人员和下级接入相关人员,紧急启动干预……就是这个强大的体系,时时监测,并能够敏锐嗅出重症疾病发展的“气息”,提醒医护进行及时处置。

刘松桥主任医师介绍,该体系采用无线监测或无线传输装置、监护仪等进行持续实时监测,同步患者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等信息,整合临床数据进行实时风险预警。如果出现高危或者触发红色危险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团队介入和处理,或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早期监护治疗,实现了早期预警、紧急响应和辅助决策的三大功能。

中大医院副院长黄英姿介绍,院内重症早期预警体系的“重点对象”,主要面对高危住院患者,包括老年患者、基础疾病伴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大手术等患者。随着新冠阳性感染的增加,再加上受到基础疾病等双重“压迫”,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根据以往丰富的新冠救治经验,新冠阳性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也成了院内重症早期预警体系中的格外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

值得推广:解决重症医学共性问题,构建同质化管理患者体系

专家指出,这套重症早期预警系统不仅适合于中大医院,对国内医院同样具有很好的借鉴性和推广价值。特别是针对住院患者临床恶化的早期识别困难、诊治水平参差不齐、住院高危患者临床恶化救治不及时、远期预后查差等医疗现状,可以解决临床关键共性问题,普遍适用。

杨毅教授表示,希望该体系可以得到进一步推广,建立临床恶化的预警并同质化管理患者体系,积极构建重症医疗同质化新生态,最终可以让更多患者受益。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骏 通讯员 程守勤 刘敏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