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之道 至精至微|江苏省中医院朱佳:在一呼一吸间,钻研“症”与“证”的根本
2020-11-19 19: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童棹凡 孙骏  
1
听新闻

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业务工作更加繁忙,门诊、讲课、教学、会诊等,几乎每一天,都把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江苏省中医院朱佳副院长总是这样说,“一日为医,终身为医,只要还在岗位上,我就必须尽好医生应有的职责。”


青黄不接时,成后起之秀

上世纪70年代,中医人才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医术传承迫在眉睫。中医前辈们年事渐高,却苦于没有学生取经抄方,急需新鲜血液打破中医断档的情况。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届大学生,当时的朱佳因考取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班”,成为“幸运儿”。

“跟着中医走,一步不落下。”朱佳说,不同于一般的高校教育,我们仅第一年在校学习中医学理论基础,到第二年,老师就换成了身在一线的医生。抄方、上门诊、查房,老师看病,学生们就跟着学。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背中医古籍,前几天遇到的病例该怎么处理、怎么开方,都得再温习一遍。”随便翻开一页朱佳保留的中医古籍,空白处都记满了字,笔记本的边边角角也在日日夜夜里打了卷儿。

在名老中医李石清的敦敦教导下,为期两年的“实战”经验让朱佳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基础。“毕业后刚到医院,就能对临床诊疗得心应手,被同事们刮目相看。”工作以后,朱佳参加了周仲瑛教授率领的科技部攻关项目“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工作,先后赴东海、高淳临床一线,运用中医药对出血热病人进行救治,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他得到了锻炼,也从中体会到中医不仅是“慢郎中”,对危急重症、流行病、传染病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这些经历更加坚定了朱佳学好中医的信念,他报考了周仲瑛教授的研究生。

近50岁时,朱佳又参加全国第二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项目,再度跟随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和韩树人教授等老师临证学习,进一步扎实了中医的功底,提升了中医临证水平。临床工作,他一干就是37年。

“和病人面对面,心里才有数”

作为著名中医呼吸病专家,朱佳曾全程参与“乙脑”“非典”和禽流感等病中医药救治。“面对大规模传染病,没人不怕。但我是呼吸科医生,我必须上前线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2月19日,朱佳受邀加入国家卫健委成立的重症专家救治组,前往武汉一线进行联合巡诊。电话里,朱佳没有一丝犹豫即答应下来。第二天一早便乘上高铁,逆向而行。

“刚开始当地医院领导为了照顾我们专家,只要求我们在屏幕前和一线医生视频,为他们指导工作。那怎么能行呢?中医要望闻问切,我必须进病房!和病人面对面,心里才有数。”为了更好地指导救治工作,朱佳主动请缨,穿上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踏进ICU病房,面对面为重症患者号脉、看舌苔,零距离接触。

“资源珍贵,要物尽其用。”防护服不便穿脱,朱佳不敢喝水、不敢进食,只为了能在病房里多待一会。从住所到医院,朱佳每天两点一线,和西医专家一起为武汉多家医院的ICU病人进行诊治,并指导诊疗医生对“新冠肺炎”重危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取得了“1加1大于2”协同疗效的佳绩。

“后来,我又前往黄石、黄冈、鄂州等地,开始第二期诊治。”第一天,朱佳早晨8点出发,到黄石的医院后,从中午10点多到下午3点多一直泡在病房里,结束诊疗后匆忙吃些食物又赶往下一个地方,晚上11点才回到住所。继续整理病案,上报材料,朱佳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2点才休息。第二天继续出发……

面对如此经历,他只谦虚地说了三个字:“应该的。”


在一呼一吸间,钻研“症”与“证”的根本

不把咳嗽当作一般症状来看,而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隐匿性哮喘或咳嗽型哮喘,以慢性、持续性、刺激性咳嗽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目前,其西医治疗方案与哮喘一样,主要通过小剂量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虽然短时间有效,但是治标不治本,停药后易反复,副反应大,患者依从性也差,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朱佳审病求因,从中医角度治疗效果颇佳。他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是引起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因,常外风引动伏藏之内风,内外相交犯肺,肺气不得宣肃,咳嗽反复交作而不能愈也。古语有因痰而嗽之说,痰动则咳剧,痰出则咳缓。患者虽多表现为无痰或少痰,但临证时不少病人诉咽喉发堵、胸闷,为痰气交阻于咽喉。当然,痰可郁久化热而成痰热,或因阳气不化而成痰饮,但总不离乎风。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埋头数十载,朱佳无一日不以至精至微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在无数病人的一呼一吸间,探寻症结根本,为病人思索钻研延续生命的“最优解”。


【名医名方】

感冒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往往咳嗽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为感染后咳嗽。朱佳认为其兼具外感咳嗽与内伤久咳的特点,可从风邪论治,他向读者推荐“祛风宣肺方”,可祛风宣肺、缓急止咳,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组成:炙麻黄5g、杏仁10g、牛蒡子10g、蝉衣6g、白前10g、桑白皮10g、紫苑10g、佛耳草15g、全蝎3g、炙甘草5g。

功效:祛风宣肺、缓急止咳。

主治:感染后咳嗽之风咳证。

症见:阵发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咽痒欲咳,甚至挛急性剧烈咳嗽,每因说话、冷热空气、异味刺激、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每次200ml,连服半月~1月。

方解:本方为朱佳主任中医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经验方,临床疗效显著,其主持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祛风宣肺方抑制PAR2下调TRPV1活性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新机制”)对该方进行了作用机制的研究。组方中麻黄辛温发散,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为方中君药。杏仁降逆肺气,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止咳之功;紫菀润肺化痰止嗽,白前降气化痰止咳,上三味为臣药。牛蒡子疏风宣肺;桑白皮泻肺平喘;佛耳草有止咳平喘化痰功效;蝉蜕、全蝎疏风解痉,合用共奏止咳化痰之功。同时牛蒡子、桑白皮之类还可兼制麻黄之燥性,使麻黄温而不燥;方中用蝉蜕、全蝎等虫类药物目的在于增强抗过敏解痉、疏散络中风邪之力。诸药共同作用,可达疏散搏结于咽喉、气道及肺络之风痰,缓解咽喉、气道的痒感等刺激症状,修复已损伤的气道黏膜组织,对气道具有保护作用。

加减:久咳不愈,肺气已伤,有气短、气喘、自汗、乏力等表现,当以黄芪补肺气、固卫表。纳差、便溏者,为脾虚之象,去牛蒡子,加以茯苓、山药、白术健脾益气。若气逆作咳、咽中异物感,兼见情绪不佳或急躁易怒者,当加醋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等疏肝理气之品,或可合用半夏厚朴汤行气降逆。若鼻塞有涕倒流者加苍耳子、辛夷、鹅不食草宣肺通窍。有泛酸嗳气症状者可用瓦楞子、乌贼骨、代赭石降气止咳。咽痒明显、咽中有痰喜清桑者可用荆芥、僵蚕、防风、苏叶、薄荷祛风化痰,挂金灯、筋骨草、一枝黄花、桔梗清热利咽。口干咽干表现为肺燥阴虚者,加用南沙参、麦冬、百合养阴润肺。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孙骏

标签:江苏省名中医;朱佳
责编:孙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