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感到临床,“关键一跃”尚需各方合力
2024-04-04 11:28: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杨彦 王甜

通过检测看不见的磁场来“看见”心脏,通过研究“心磁图”筛选发病数据指标,探索建立起一套诊断标准——2023年11月17日,零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正式揭牌,项目负责人,正是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

孔祥清是医生,也是一位闲不住的“发明家”。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兼心血管创新与转化医学组组长,“新质生产力”这五个字,他对“新”与“生产力”之间的转化过程感慨颇深。培育新质生产力,从0到1的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既是“重头戏”,也是绝对难点,医疗界尤其如此。理念灵感-药物、器械设计-临床试验-实际应用,跨越的时间常常以十年计。

中国“智”造,

惠及90%“室缺”患者

“我读的博士,和材料学相关。”

这是采访中出现的第一个“意外信息”。孔祥清告诉记者,1998年,他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攻读博士,那是一所实力顶尖的工科学校。“研究的是医工结合的材料学,每天在医用材料上安上一个个分子,研究怎么给材料做表面处理,让血液不会凝固在材料上。这项技术主要用在肾透析时防止管道堵塞上。”

也是在德国当学生时,孔祥清就显示出了在手术上的极强天赋,导师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两只右手的医生”,因为精湛的技术,他被同行亲切地称呼为“KING KONG”。但学生时代就深研材料学的背景,还是给孔祥清教授的职业生涯抹上了不一样的底色。

孔祥清第一个“浓墨重彩”的发明,是用于给心脏“补窟窿”的封堵器。

“补窟窿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在医学上,这种疾病叫做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孔祥清介绍,“室缺”的患者,心脏左右心室的“墙”上有个洞,因此出现了血液的“乱流”,会导致缺氧、心衰等一系列后果。在没有封堵器之前,只能开胸手术缝合,创伤大、效率低;早在1988年,国外已经开始研究介入治疗“室缺”,但产品效果欠佳,并发症高,一两年就退出了市场。

“我们常用‘工’字型结构来固定物体,那把‘工’竖起来,是不是就能像铆钉一样固定和堵住缺口呢?”孔祥清教授将草图画给了工程师,第一次拿到的产品却哭笑不得,草图上没有标尺寸,比例完全不对,一切推倒重来。

这也第一次让孔祥清感受到了医学与工业之间的“壁”——医生有想法但做不了,工程师做得了却不懂医,两者必须紧密合作。新的成品很快设计出来。在不断修改之后,封堵器首先被用到了动物身上。那时除了日常医疗工作外,孔祥清教授就泡在实验室里,经常到凌晨两三点,周六周日也不例外。“动物实验也必须自己亲手来做,这样才能知道产品有什么问题,哪里需要改进。”

2007年,一位6岁孩子首先用上了这种新型封堵器;2009年,孔祥清率团队使用该技术为患者实施封堵治疗,并通过卫星向国际先心病大会直播,技惊四座。这是一项完全由中国医生发明的器械和掌握的技术,这种情况当时在心内科乃至整个医疗领域也不多见。此后,这项技术已覆盖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90%的“室缺”患者免于“开大刀”之苦。

2015年,这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奖项也是江苏省医疗卫生组唯一荣获的此类奖项。

荣誉之后,步履不停。孔祥清带领团队又创新性地在封堵器表面使用了纳米镀膜技术,实现“从有到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手术操作规范,实现创新器械的“从有到用”;另一项从2007年开始的“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研究,也已经推向临床,应用这项技术,不开胸就能更换坏掉的心脏瓣膜……孔祥清教授的发明加快了心脏手术的“微创化”,基于其设计思路的产品迭代后,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临床。

溯“源”而行,

给高血压防控提质增效

孔祥清目前的研究,瞄着的是我国2.45亿成年人患病的高血压,但这个研究,“闷”了六七年,开始松口向外界“说上一嘴”,也是近两年的事。孔祥清坦言,这是因为理论超前,在没有证据支持时,连同行医生都会持质疑的态度。

孔祥清用了“退烧药”和“抗生素”这两个大众熟悉的药物来做类比。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通过扩张血管来达到降压目的,一旦停药,血管收缩,血压又会上升,“治标不治本”。就像发烧时吃退烧药只能一时退热,只有查出发热的原因,采取服用抗生素等措施,才能达到真正退烧的目的。

降高血压的“抗生素”是什么?孔祥清教授团队“定位”在了一小块脂肪上。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大鼠双侧的肾周脂肪组织和高血压具有相关性,通过去除或阻断该物质传入神经,可起到长期降压的目的。2022年,团队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肾周脂肪传入神经维持大鼠病理性高血压》的研究,引起了关注和共鸣。

理论立住了,孔祥清教授团队着手设计治疗方法。开大刀、微创、无创,研究中的治疗手段,一步步进化定格到一张治疗床上——通过“聚焦超声”的原理,将高能量精准作用在高血压患者的肾周脂肪组织,从源头治疗高血压。目前这项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真实临床数据——设备治疗高血压患者300多人,1次治疗后患者血压下降15毫米汞柱,有效率达70%左右,持续时间1年以上。

60%—70%的脑卒中、50%的心肌梗死跟高血压相关。国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0%,患病后控制的有效率往往只有17%。孔祥清教授希望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难题。“国家在心血管病上投入巨大,但心内科手术越来越多,是我们面临的困境,医生的工作太‘靠后’了。如果能将高血压这个源头控制好,心梗等疾病少发生,医生们也能从繁重的手术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来攻坚其他医学难题。”

让高血压患者摆脱终身服药的困境,如此美好的前景,孔祥清教授仍然强调了好几回“临床验证”。“一个程序、一个机器设计不合适可以重来,但医疗创新不是如此。从有灵感萌芽到原型产品再到临床验证,每一步都非常严格,指标体系也很严密,必须有效果,同时也非常安全。”

同行者“众”,

医疗创新转化迎来最好时代

从提出想法到做成设备,孔祥清教授及团队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待成果真正应用于临床,将是转化型研究领域一个标杆性的例子。从灵感到临床转化的“关键一跃”,孔祥清教授坦言不轻松。过程中如何医工密切合作、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一步步推进试验……临床专家、工程师、政府、投资者等等,缺了谁都不行。

“一个项目,一走就是十年,这是医学创新的常态。在没有产出的时候,‘冷板凳’要坚持坐下来,对医生意志是巨大的考验。”孔祥清教授告诉记者,医学转化研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作为医学专家,在跨界中还要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逼着自己成为“多面手”,作为项目的启动者和主导者,要筛出、留下合适且有实力的伙伴,一起解决各种问题,关关难、关关过。

但孔祥清教授能明显感觉到,近年来身边的“同行者”多了起来。

在国家层面,“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后执行,为转化医学提供了强大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也将“引领新趋势”作为重要要求;江苏成立临床医学研究院,搭建了转化医学研究的平台,“高水平医院建设”任务中,提出了要聚力打造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建设“产学研医”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和医药创新联合体,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

江苏省人民医院一路走来也在为医疗创新制造适宜的“微环境”:早在2015年,医院就率先出台了支持临床医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研究转化的“科技九条”,为医疗卫生人员创新“松绑”,鼓励产学研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医院2024年的重点工作也将临床研究摆到了重要位置,要凝心聚力打造科研新高地,强化医工交叉融合,推动临床研究聚焦前沿。

制造技术的进步也为医疗创新提供了新的便利,有想法、造得出还能造得快、造得好,缩短了从图纸到实物的周期,灵感向临床转化有了先进生产力的支持,也让中国医疗界从在别人的赛道上“跟跑”到开辟新赛道“领跑”有了可能。

在转化医学这条路上走得更早的孔祥清教授,踩过坑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他将自己在探索中自建的技术团队和平台,共享给了其他有志于医疗科研创新的“同行者”。

“100个‘跟跑’比不上1个‘领跑’,100个人创新当然比1个人的力量要大得多。从0到1不断突破,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问世,让更多患者从医疗界的新质生产力中受益,这才是最值得开心的。”孔祥清教授说。

标签:教授;高血压;研究
责编:罗鹏
下一篇